感应雨刷改装多少钱(加装感应雨刷多少钱)

说到特斯拉,你是不是只会想到独揽大权的马斯克,开疆拓土的Model 3车型,还有领先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当然除了这些享誉盛名的头衔以外,特斯拉默默耕耘了更多全新的汽车技术,比如最近曝光的这个特斯拉“激光雨刷”,利用传感器探知雨刷上的污染物,后用激光对污染玻璃表层进行清除。

特斯拉作为千禧年创立在美国加州的企业来说,骨子里自带“创新”基因,高度智能的辅助驾驶系统,高效的电池管理技术,突破常规营销模式,无不让特斯拉走在这个时代车企技术的前列。五十多年前,沃尔沃第一次将三点式安全带装备在汽车上,奔驰第一次将安全气囊装备在S级上,而现在这个角色换成了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两年多以前,特斯拉在推出电动皮卡和电动货车的时候,说哥也注意到这两款新车的前挡风位置并没有设计到雨刷,届时会不会有什么革命性清洁技术诞生?果不其然,特斯拉最近正式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一项关于雨刷的专利申请,其核心技术为“脉冲激光”。

一、激光雨刷的优势

传统雨刷系统发展到现在的感应雨刷,虽然全程自动化运行,但始终有一个痛点,消费者依然需要定期维护雨刷。因为雨刷的清洁部位就是柔软的橡胶材质,经过风吹日晒以后橡胶部位逐渐硬化,不能很好清洁玻璃上的杂质。

而特斯拉的全新技术“激光雨刷”从专利图去看,位置依然还是现在雨刷系统的喷水口位置。不过不一样的是,更换为脉冲激光发射处。激光雨刷取代了往复运动的雨刮器,少了一个运转的部件,从而减低零件的故障率。

其实特斯拉这项全新技术,我们先跳脱出它的专利图局限,清洁的区域如果不限于前挡风玻璃呢?要知道,特斯拉为了实现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oilot,部署了8个视觉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这些视觉摄像头的干净程度关乎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说哥觉得特斯拉会不会在下一盘大棋?因为特斯拉还推行家装太阳能电板发电并网,利用自家屋顶改装太阳能电板发电,实现电能自给自足,甚至有空余电能还能并网传输。这些大面积的电板如果采用了此项技术,那么在以后的日常使用当中,就不需要大费周章地去维护电板,大幅减低家装太阳能的维护成本。

二、激光雨刷的劣势

时代发展的每一项技术,都有它自身的优劣势,着重看它究竟是不是利大于弊。特斯拉开发的“激光雨刷”说了那么多的优点,就没有缺点吗?答案是有的。

从特斯拉曝光的专利图来看,“激光雨刷”的触发位置在前机盖的喷水口位置,向后面的挡风玻璃发生脉冲激光,进而消除污染物以及污垢。说哥觉得如果脉冲激光功率大到可以消除污染物及污垢,那么不可避免会扫到主驾驶和副驾驶位置的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

倘若特斯拉把“脉冲激光”的发射功率控制在仅消除污染物及污垢,又不会穿透前挡风玻璃?又或者在前挡风玻璃处加装阻挡“脉冲激光”的车窗膜?在这个大部分车主都会贴膜的时代,这种方法也未尝不可。

三、激光雨刷会普及?

特斯拉的存在,就是一部不断革命的历史。高度智能的Autooilot辅助驾驶系统,让方向盘不再重要;单踏板模式让踏板数再度减少;那么“激光雨刷”会不会让雨刷也不再重要呢?

从特斯拉角度出发,这就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全自动清洁太阳能电板、车窗玻璃、甚至去到清洁重要传感器呢?不难想象,这项革命性对于世界上各大车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它们在发展辅助驾驶的时候,传感器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行驶安全。

从我们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就等于革了雨刮器的命,少了个更换雨刮器的麻烦。对于一些不怎么懂车的消费者而言,这是项很好的配置,必须普及。但对于厂家而言,这是不是就等于少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厂商普及的意愿是否会大幅下降?

写在最后的话

从百年前的充气橡胶胎的发明,到半世纪以前的三点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发明,汽车技术的发展一直遵循“安全实用原则”。如果“激光雨刷”在特斯拉的不断改进中,既能实现安全的运作,又能全自动地便捷,那么离全面普及就会不远。毕竟这样安全高效便捷的配置,消费者是不会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