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 为什么倒闭()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本是福建海域走私头目,于崇祯元年被朝廷招安,称愿为朝廷“剪除夷寇、剿平诸盗”。

集私人强权与天子诰命于一身的郑芝龙,开始疯狂发展势力,在金门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扩充船只至三千余艘,带甲二十万,成为华东、华南沿海及海洋世界的霸主。

公元1644年,北京沦陷,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在军阀拥立下即皇帝位,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弘光时期形势图

公元1645年,南京沦陷,皇帝朱由崧被清廷处死,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但隆武皇帝的统治基础几乎完全来源于郑芝龙的军事力量,所以军政大权基本为郑氏所控制。

隆武时期形势图

此时,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郑芝龙之子郑森已长成。从小接受儒学教育的郑森谈吐得体、英武不凡,得隆武帝所喜,隆武帝称:“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若在太平时期,来自皇帝的如此礼遇和评价,当属最高殊荣,但此时大明半壁江山岌岌可危,隆武帝所言有真心,亦有笼络人心之因。此时,隆武帝为郑森赐名,赐其国姓“朱”,改名“成功”,全名“朱成功”,以盼郑森(朱成功)精忠报国、马到成功。

其后,郑芝龙接受清廷册封,率军投降,福建屏障瞬间崩塌。清军攻入闽北之时,如入无人之境。公元1946年,隆武帝被清军俘虏,不屈绝食而亡。

郑芝龙致信朱成功,期其北上降清,朱成功回信道:“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

于是郑芝龙在清廷授意下,派遣朱成功最喜爱之兄弟郑渡亲身劝降,许诺朱成功以公爵,治福州、泉州、彰州、兴化四府之地。郑渡亦哭劝兄长为全家性命尽快归降,朱成功坚定回应:“个人富贵非我所愿。父亲卖国求荣,致陛下蒙难,我当光复大明以报陛下。”说罢还劝郑渡到杭州祭扫岳飞墓,祭奠岳飞,不当秦桧。

后续三年间,朱成功收编旧部,仍以“隆武”年号征战四方,抵御清军。直到公元1649年(永历3年),朱成功改奉永历正朔,受永历帝封“延平王”。

永历3年形势图

公元1655年(永历9年),因永历帝及麾下重臣李定国之军力位于西南,与朱成功势力遥远,故特许朱成功设置六官,武官可达一品,文官可达六部主事,即军事官员朱成功可直接任命最高级别,文官朱成功可任命六部的主事,比如中央有礼部,朱成功可在自辖地域设置礼部主事,作为礼部在朱成功管辖区域的派出机构,行使礼部职权。换言之,朱成功合法拥有除了封爵之外的所有的天子任免之权。

公元1658年(永历12年),朱成功统兵17万,与鲁王属下张煌言部顺利会师。次年陈兵长江,朱成功赋诗一首: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明军包围南京,周边府县纷纷归降,朱成功满足于此,未及截断清军援救路线,致使南京光复计划破产。

南京之战形势图

北伐失败后,朱成功部元气大伤,深感军粮不足,为解决后勤给养,朱成功决定——收复台湾。

1661年4月(永历十五年),朱成功留子朱锦(郑经)防守金厦,亲自领军自金门出发,向台湾进军;次月,在今台南设置“东都明京”;年底,台湾全境光复。

1662年4月(永历十六年),永历帝被清军绞杀于昆明,晋王李定国呕血而死。当年5月,朱成功急病而亡,死前哭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说罢抓破脸面而死。

国姓爷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忠勇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对其父的降清行为是深以为耻的,所以主动恢复姓“郑”的可能性几乎为0,反清征战以“郑成功”作为他自己的名号更是无从说起。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他本名郑森,隆武帝赐其姓“朱”,赐其名“成功”,要改回当然是改回“郑森”,哪有接受一半的说法呢?

此外,国姓爷之母被清军轮流玷污而死,黄宗羲《赐姓始末》载:“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国姓爷如何可能会再去弃“朱”复“郑”?

更何况,史学家翻阅史料发现,朱成功的自称有以下几种形式:
在朱成功写给朱舜水的信中,自称“愚弟郑森”;在朱成功写给隐元禅师的信中,自称“本藩”;在《台湾外记》、《台湾割据志》等书中记载其自称“成功”;在《续明纪事本末》等书记载其自称“朱成功”;在《致菲律宾总督书》中自称“大明总统使国姓爷”。(备注:总统使为明代官职)

所有史书记载的书信文稿,未见其自署“郑成功”的。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长陈洋表示,查遍群史,除了清朝官员称呼他为“郑成功”,其他没有人敢这样称呼他。

不止如此,清代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诏书中提到:朱成功系明朝遗臣,非朕之乱臣贼子。

光绪元年,颁布核准在台湾建立专祠的诏书,称其为“前明故藩朱成功”。

那么为什么现今的历史和民间称呼都是郑成功呢?

这个原因就是清朝的统治需要,封建统治者改不了你的故事,改不了你的立场,改不了你的身前的种种,但是可以改你身后的文字。一方面起到侮辱的作用,另一方面否认国姓爷所坚持的“大明正朔”。

几乎所有记载“郑成功”三字的史料,无一不是伴以污蔑、贬低。例如:《大清世祖章皇帝》记载:征海寇郑成功至漳州灌口……《明清史料》记载:伪国姓郑成功率贼计数万……此外,多种清朝史料还称其为“逆寇郑成功”、“闽孽郑成功”等。

所以,深植人心的“郑成功”称谓,几乎都来源于清史档案,这是清廷对延平王世系“灭清复明”势力的抵制和丑化,以此打击“朱成功”延续朱姓明朝血脉的锐气和相关反清势力。

国姓爷:请叫我朱成功。

但是,作为对民族英雄的尊重,我们应该记得,他的功绩,不仅仅是光复台湾……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一下免费的关注和转发~

地图来源是百度百科“南明”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