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有什么(不良贷款有什么影响)


案例经过


近日,信贷审批中心对过去的不良贷款重新进行审理。其中有一笔不良个人经营贷款为2017年,某支行受理的一笔个人经营贷款,贷款额123万元,循环期限3年,单笔借据贷款期限1年,采取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的还款方式,贷款用途为购买装修材料,担保方式为房屋抵押,抵押率为60%。借款人为企业的法人和股东。


该企业成立于2008年4月,注册资金600万元,主营业务为销售装修材料、橱柜、家具定制等。该笔贷款于2018年10月15日发放,存续期间按月正常支付利息,后因该企业经营不善,涉及债务纠纷,该笔贷款在2019年9月15日到期后开始出现逾期。


经查询,发现自2018年11月开始,借款人与公司另外一名自然人股东涉及多笔诉讼,均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从而致使支行抵押物被查封,借款人资金断裂,还款能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该笔贷款形成不良。贷款行并未在到期之后向借款人索要新的租赁合同,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


案例分析


通过对该笔贷款进行分析,发现该笔不良贷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贷款调查资料显示该企业经营场所在某大型装修市场,贷款申请日期为2017年。借款人企业与家居市场签订的招商合同中约定合作模式采取销售末尾淘汰制和投诉首位淘汰制度,所以是否重新续租对于经营实体的经营状况是比较有利的佐证。


第二,贷款行提供借款人经营流水均为借款人个人账户流水。根据借款人企业与家居市场签订的招商合同显示,该企业的经营收入均由家居市场收取,之后按用定期支付给商户。这种形式一般是公对公转账,若有特殊情况,贷款行在贷前调查时也并未说明,因此借款人提供个人账户流水作为企业经营收入流水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第三,贷款行未对借款人对外投资的公司涉及的3笔诉讼情况进行调查和说明、贷款发放后也未按照经营贷款贷后管理要求定期对经营实体采取现场和非现场的检查,导致该笔贷款逐渐劣变且并未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案例启示


第一,贷前调查是贷款发放的重要环节,也是贷款发放的基石。


尽职调查作为信贷经理的基础工作,在信贷业务流程中把守第一道风险关口。所以贷前调查工作一定要细心和深入,不能浮于表面,要严格把控客户准入关口,调查借款人及其所经营企业的综合负债情况,确认其真实收入情况和资信状况,审慎受理综合负债较高,偿债压力较大的贷款,严格审查贷款资料合理性和逻辑性,针对资料中的疏漏和疑点,要追根溯源直至落实,进一步踩实风险点。


第二,严格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要严格按照个人经营贷款贷后管理办法对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及信用信息变化情况及企业经营实体状况定期进行非现场和现场检查,经非现场检查发现存在较严重交叉违约、新增失信、征信信用劣变、借款人法人或股东身份变化、经营实体被注销或吊销等潜在风险,现场检查发现企业经营不正常,有违规行为等风险的,贷款行要采取有效化解风险措施,视情况终止循环提款权,收回本笔贷款,并可通过追加有效担保、资产保全等措施落实风险处置。


第三,提高业务能力。


个人经营贷款较其它类个人贷款更复杂繁琐,面对企业类型的多样性,不同行业有需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和相应的法律知识,从而合理分析判断企业融资的真实用途和偿债能力,同时在日常受理业务过程中应善于总结和归纳经验,只有多注重积累和沉淀,对各类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找出共性规律,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个贷业务的风险点和虚假点,真正做到从容应对各类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