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兵(哀兵必胜)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下篇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68]

【注释】

[168]“哀兵能胜”。保持低姿态,充分考虑并运用各种因素,才能克敌制胜。

【译文】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进攻,而宁防守;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后退一尺。”这是说,有行列像没有行列,奋臂像没有臂,执着兵器像没有兵器,接近敌人像没有敌人。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几乎丧失我的三件珍宝(指六十七章所说的“三宝”)。所以举起兵器差不多,而哀矜的一方却会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