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121联盟什么意思()

我们生活在法制健全的社会,所以当现代人回溯历史上的王朝时,往往会从古代国策中发现许多“奇葩”的制度。

就拿两汉时期来说,当时的商人不准穿丝料的衣服,官员贪污会受到父子连坐的惩罚。西汉初年,国家刚刚经历了秦末乱世,百废待兴。当务之急,就是发展经济让民力复苏,让老百姓吃饱穿暖。

汉高祖刘邦是个传统的封建帝王,所以他的脑子里自然装满了农耕至上的那一套。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统治阶层对商人的限制非常严重。《资治通鉴》有云,刘邦“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到了吕雉当政时,重农抑商的情况就更严重了,“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不得不说,汉初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得离谱,日子过得也憋屈得多。他们虽然能够赚到一些钱,但却没有什么支出的空间,消费受到限制。

有钱人穿丝绸坐马车,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都比较普遍,偏偏汉朝商人被限制消费,有钱没处花,着实有些离谱。这还不算最憋屈的,倘若老百姓从事商业,那么,他的子孙后代都没有办法入仕,从此家族的阶层被牢牢限制在最底端,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当时但凡有点骨气或能力的人,都不会去做生意。这种状况,也让汉初的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市场宛若一潭死水,物资极其贫乏,军队连马匹都供应不足。

类似的情况,在明朝亦有发生。

《明史讲义》记载,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颁布了这样的政策:平民百姓,可以穿着细纱,商人则禁止穿纱,只能穿布衣裳。倘若亲属中有人从事商业活动,那么,同样禁止穿着纱料的衣物。这项规定读起来着实有些滑稽,谁能想到英明神武的朱元璋也会想到这么脑瘫的规定。

平民百姓大多务农,或者从事其他体力劳动,难不成让他们穿细纱衣服去工作吗?更何况,细纱可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只有商人有实力去消费,老百姓是决计买不起这种昂贵的衣料的。朱元璋的政策,已将商人“有钱不能消费”,发展至鼓励农民消费了,农民买细纱的钱,难道由朝廷来出吗?

东汉时期的奇葩政策,主要见于官僚制度中。《资治通鉴》记载,“清河相叔孙光坐臧抵罪,遂增禁锢二世”。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有朝廷命官伸手捞钱,被监察官员抓了现行,那么不但该官员要受到惩罚,他的儿子还会被判处连坐,与老爹一块挨罚。这种连坐制度,虽然有效打击了当时的贪腐现象,但也让不少无辜的青年人替父亲背了黑锅,丝毫没有人情味。

公元121年,情况终于有了改观。“居延都尉范复犯臧罪,朝廷欲依光比”,刚刚上任的太尉刘恺是个通情达理的大臣,他认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正所谓祸不及妻儿,贪官本人犯下重罪,为什么要让他的子孙承担责任呢?刘恺的观点得到其他同僚的认同,在大家的集体请议下,这项不合理的连坐制度也被废黜了。

北魏时期,出现了一项独特的帮扶政策。《资治通鉴》记载,“癸丑,魏诏守令劝课农事,同部之内,贫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无者;若不从诏,一门终身不仕。”

北魏的统治者发现国内的穷苦老百姓数量太多,所以号召老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同时,那些已经脱贫致富的富人不能为富不仁,要帮助其他贫苦人民一块富起来,不能只顾着自己享受。富人的家中,有多余的耕牛,必须无偿借给穷人,物尽其用,让老百姓用牛去耕地。

倘若富人家里有富裕的耕牛,但却不肯借给其他老百姓,而穷人又恰巧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地方衙门之后,富人便要受到惩罚。惩罚的力度很严厉,“为富不仁”的富人,其子弟禁止走仕途。当时没有科举,所以这项政策便相当于取消了富人子弟被举孝廉的机会。

富人空有其“富”,想要做到富贵,必须要走仕途这条路。有了这样的限制,还有哪个富人敢为富不仁?于是乎,北魏时期的中产阶级、高产阶级纷纷对穷人仗义伸出援手。许多朝代,都有富人帮穷人的政策,不过,这些政策大多停留在纸面上,像北魏这种强制性帮扶,历史上独此一份。

除了这项帮扶政策之外,北魏还有个不错的政策:“县令能静一县劫盗者,兼治二县,即食其禄;能静二县者,兼治三县,三年迁为郡守。二千石能静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迁为刺史。”

这是什么意思呢?

地方官即便没有办法短期内升迁,也能通过自己的实力让仕途更通畅。

该怎么做呢?

就是将自己的辖区管理得井井有条,这样朝廷便会按照政绩增加该官员的辖区。今年是一县之长,明年干得好就能成为两县之长,后年则不错便可成为郡守,以此类推,直到刺史为止。在权本位的古代社会中,这样的激励政策着实积极。以整顿吏治的角度来看,北魏统治者的确有一套。

我们知道,科举制没有兴起的时候,门阀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那么,是谁将门阀制推上了巅峰呢?

孝文帝。

当时的中国战乱频发,北魏孝文帝琢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治国方针。以上的两项政策,便是孝文帝改革出来的,对国计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孝文帝虽励精图治,但未免有些急于求成。上面这两项奇葩政策奏效了,也有不少为国家埋下隐患的不良政策,门第婚姻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的中国,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拓跋皇族。除此之外,尚有鲜卑的八大家族与中原的崔、李、郑、卢四大家族,这些家族的实力都差不多。拓跋皇族公开鼓励鲜卑人和汉人进行通婚,但两族通婚却要受到“门当户对”的限制,是为门第婚姻。

《资治通鉴》记载:“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孝文帝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与豪门望族进行联姻。拓跋宏联姻的方式比较雷人,只要是他重视的门阀家族,他便要将这家的女儿充入后宫,提高拓跋家族与外家族的凝聚力。最奇葩的是,他觉得自己的六个弟媳身份不足,都是平民家的闺女,不够显赫。于是乎,拓跋宏要求六个弟弟将妻子降为妾媵,另娶豪门望族家的千金。

这件事在当时的舆论中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许多老百姓都觉得拓跋宏的做法太过离谱,“诏诸王改纳室,则大悖于人伦”。可在封建的旧社会,屁民的话根本没有说服力,拓跋宏一意孤行,依旧施行了“门第婚姻”,并命令各家族上行下效。

所以,自北魏开始,中国的门阀制度被推上巅峰。后世以门品定官位的陋俗,便是从这时开始的。幸亏后来出现了科举制,否则,类似的门阀制度难免要荼毒中国千年。

化妆这件事,放到现在来看十分普遍,女孩子化妆已经成了一种常态。不过在北周时期,朝廷禁止女人施粉黛。还是出自《资治通鉴》的记载北周的天元皇帝“骄侈弥甚,务自尊大,无所顾惮,国之仪典,率情变更”,这位皇帝十分爱面子,性格又反复无常,想一出是一出。

天元帝经常对文武百官说,自己就是天道的代言人,所以禁止臣子像自己一样佩戴绶带,帽冠上也不得用金蝉作为装饰物,老百姓的姓名里不得有“天”、“大”、“上”、“高”这些字。先前名字里有这些忌讳字眼的,“皆改之”。

古代王朝,经常会出现避讳政策,不足为奇。最奇葩的是,这位天元皇帝管的相当宽,连老百姓的车轱辘、女人的胭脂水粉都要插手。天元帝不知抽了什么风,所以下达了这样的规定:“令天下车皆以浑木为轮,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

凭什么不让女人化妆呢?史料中并没有给我们解释。

若说是为了节约资源避免浪费,那天元皇帝理应以身作则,让宫里面的女人也停止化妆才对。偏偏这项规定的细则里,有“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这一条,说明宫里的美女是不受限制的。这还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型案例啊!

真不知道,公职人员在执行这些政策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难道他们要揣着卸妆水上街,逢女人便劈头盖脸地泼上去吗?好在北周只是个寿命短促的王朝,所以没过多久这项奇葩规定就随着北周的灭亡而废弛,女人们又能漂漂亮亮地打扮自己了。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魏书》、《明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