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1878年~1926年),初名绍城,号北楼,别署藕湖;字拱北,一字巩伯。浙江归安(今湖州)人,生于北京。早年留学英国,入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为苏松道会审公廨襄谳员,补大理院刑科推事,充民政部咨议。民国初年当选众议院议员,任国务秘书 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1918年与周肇祥、陈师曾等筹组中国画学研究会,聚徒讲授,造就甚众。工画,初学戴熙,后近陆恢,恪守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皆有古意。收藏古器物、书画甚富。
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城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他去世后,画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为纪念他,于1927年由他的儿子金潜庵发起组织湖社画会。并编辑出版半月刊《湖社》,后改为月刊,刊登社员及名人作品,介绍古代名画,宣传维护传统画法。湖社影响很大,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盛极一时。金城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