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股票叫什么名字(根叔 股票)


今天市场最大的新闻是,盘中出现了一条消息:

盘后,中欧基金辟谣了。

这条消息本身,属于一眼假。里面2个数据400亿和70%都不可能是真的。

但是由此叕引爆了一轮对葛兰的口诛笔伐。

看到的关于葛兰的n宗罪,我觉得大部分不属于葛兰的锅,而是中欧基金公司的锅,我替葛兰洗一下哈。


1.业绩不好,给基民亏了好多好多好多的钱。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基金净值确实长期看很好,如下:


同期,

中证医药指数涨幅:+19%

沪深300涨幅:+43%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涨幅:+172%

完胜。

但是,看一下该基金的规模变动:

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最近1-2年买的,

看一下支付宝的数据:


3年以前,这个基金的规模还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所以,90%以上的客户都是前面3类,也就是基本上都亏钱,且大部分亏5%+


所以,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这个基金,净值看,跑赢沪深300,也跑赢中证医疗这个行业指数,但是,给基金投资人带来了实打实的亏损。

原因很简单,就是规模的问题,在业绩高位,规模大幅扩张。

这赖谁?

基金申购赎回,跟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一样,都是买卖双方自愿交易。

所以,规模问题,两方面,买家和卖家。

买家就是我们基金投资者,即基民,我也是基民中微不足道的一员,所以,我不能自己骂自己,那从基民身上找问题这事,咱就略过不表了。

退一步讲,基民追捧的基金也不止中欧医疗健康一家啊,遥想去年此时,最火的其实是张坤啊,“ikun永相随”在各个投资群和非投资群流传。

但是,张坤的产品,限购了,而且是实打实的限购,一天只能买一两千的那种真限购。

去年顶流基金限购的,还是有一大批的,我自己熟悉的就有张坤,谢治宇,傅鹏博,包括玩1024梗的盛总,那都是实实在在想限购的。

一直等到了今年12月,这一批基金才重新开放额度。

或者学同是行业基金的招商白酒(161725),连续分红降规模,这都是主动降规模的措施。

张坤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之前叫易方达中小盘),一边限购,一边还大比例分红,而且还申请改名字,改投资范围,扩大投资标的范围。

业绩咱不论,至少从做的事情来看,是真心想降低规模,做好业绩的。


而,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既没限购,也没有分红。

我记得没错的话,在去年上半年基金行情最热的时候,电影院广告,电梯广告商,都有中欧宣传葛兰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种广告,主导肯定是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配合拍摄当演员。

嗯,现在中欧医疗健康现在已经是全市场第一大规模的主动基金了。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规模控制,包括限购,分红,等措施,应该是谁来决定呢?

我没在基金公司里待过,也不知道。像我认识的非著名基金经理,其基金限购是基金经理向管理层发出诉求,最后管理层同意,来实现的。

各个公司的流程可能不太一样。

我去看了一下中欧基金旗下的基金限购情况,把管理规模大于100亿的偏股型基金经理列了一下:


曹名长虽然规模不到100亿,但是知名度足够高,我也列入了。

诚心实意限购的就周应波刚刚卸任的中欧时代先锋限购,1000元/日

接下来就是去年最出彩的袁维德的中欧价值智选限购,50000元/日

100w/日的限购,真的是装装样子的。


看一下公司的基金规模曲线:


从2018年底到现在,规模已经涨了2倍多了。

到去年底,中欧的主动型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规模已经仅次于易方达排名第二了:


小结:

葛兰给投资者亏钱,在于净值高位扩大基金规模。

扩大基金规模,买卖双方都有责任,

买方是基民,不赖了。

卖方是基金管理人,现在舆论都是骂葛兰,我个人倾向于责任大头在中欧基金,葛兰说了不算的。而且不光葛兰的产品不限购,其它产品也都不限购。

所以,扩大规模的锅,不全是葛兰的,大部分是中欧基金的。


2.高位跑路了。

给的论据是这样2张截图:

这是中欧医疗健康2020年半年报,表明了基金管理人在2020年上半年申购了5114226.14份


这是中欧医疗健康2021年半年报,表明了基金管理人在2021年上半年赎回一年前申购的这5114226.14份。

确实,2021年上半年赎回后,下半年开始了一路下跌,这个申购赎回的操作,非常有效,算是高抛低吸了

本身呢,这个事情是合法的,无可指摘

但是在基民都买买买的时候,基金管理人居然卖了!

在基民高位买,低位套的时候,基金管理人居然做了成功的高抛低吸!

这确实很让人不爽。

俗话说,最好的安慰是感同身受,你这不光不感同身受,还在我伤口撒盐,搁谁都窝火,要骂娘呀。

但是,这里的基金管理人,并不是指基金经理葛兰,而是指中欧基金。

所以,这个锅,还是不能算葛兰头上,是基金公司头上。

葛兰买了多少自己的产品呢?

其实中报里也有的,看一下

2020年中报:

8.2里,3306321.09份是基金管理人(也就是中欧基金公司)里的从业人员持有的(包含基金经理葛兰的)

8.3里,下面本基金基金经理持有本开放式基金份额10-50万份,这才是葛兰持有的。

再看看2021年中报:

没截全,下面是0,不碍事。

8.2里,份额微微降了点,从3306321.09降到了3203782.07份

8.3里,基金经理本人持有的,依然是10-50万份,看不出来增持减持。


小结:

说葛兰自己偷偷高位跑路的,是被误导了,实际高位赎回的,是基金管理人,也就是中欧基金,而不是基金经理葛兰。

当然,对于一个总规模达到700多亿的基金来说,基金经理只持有不到50w份,确实算比较少的。

这算是减分项。


3.高位接盘高估值医药股


这宗罪,我拆分成2件事情。

A,她买无可买

中欧医疗健康,是行业基金,在基金合同里是明确写了投资范围的:


我推荐一篇文章《葛兰为什么还不暂停申购?》

这文章写的非常清晰,在当下规模下,基金经理的可操作性非常小,也就是她能买到量的个股,就那么几个。买不到量的小公司,对净值也没啥影响了。

当然,非要指责她不把片仔癀,同仁堂,白云山,新和成买成前4大重仓,也对。只是我觉得有点后视镜了。

小结,根源依然是规模太大,导致了她可操作性空间不大,当然,在不大的可操作性范围内,她的重仓也确实选的比较集中于CXO们,且结果看,比较惨。


B.抛开规模,真的高位吗?

因为规模在持续扩张,所以新的申购资金必须买买买,最后肯定是会买在高位的。

但是,若不考虑后续因为规模导致的被动买入,纯粹看选股和仓位比重看,我们看一下。

以去年底的十大持仓为例:

我从季报持仓里看,列了她买入和加仓到顶格(我自定义的,比例达到8-10%,不是绝对值)它们的时间点和季末的股价


现在的十大持仓,其实多数都是2020年之前就发掘的,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从买入到最高点,都达到了8倍涨幅。

小结:

从选股角度,葛兰没太大问题。问题依然出在规模上,后面申购资金,把自己晾在了高点。


当然,这里其实是有其他选择的。

选择A,合同规定最低仓位是60%,实际该基金多数时候都在9成以上,只有到去年底,降到了83.9%,所以,是不是可以光拿申购的资金,而不买入股票,让仓位被动降下来,也避免了自己把自己晾在股价高位的尴尬呢?

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我觉得太马后炮了。

这个基金是2016年9月29日成立的,21份季报,除了建仓期以及2018年Q4,仓位一直在9成附近或以上。

也就是她风格就是长期高仓位,这时候如果来一个6成仓位的超低仓位,市场和基民又咋想?

我都想好了媒体会如何说:

风格漂移!xjb乱择时!

拿基民的钱不干活,躺着收管理费!

所以,让葛兰降仓位来应对风险的概率几乎为0,愿意这么干的话,那还不如直接分红得了呢,对吧


选择B,可以去买其他医药股,比如中药股,医美股啥的

嗯,马后炮是可以,但谁又能如此精准呢,且人性自带路径依赖,药明通策爱尔泰格们让她取得了成功,然后会主动放弃这些领域?

我觉得依然是非常难的。

而且,我也是股民,对医药股也有所关注,实事求是的讲,葛兰持有的股票,景气度确实是医药大行业里算很好的。

当然,我也确实很佩服葛兰不怕贵的精神。


4.当年买过暴风集团/乐视网/全通教育等公认的垃圾股

这说的应该是2015年那轮创业板牛市期间,我去查了一下,当时她是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001000)的基金经理,2015.1.29-2016.4.22是她管的,我汇总一下当时她的持仓:


涂黄的就是那几个饱为诟病的股票,涂红的是后来走的不错的股票

对于这个持仓,我自己的看法是:非常的有时代特征

经历过2015年小创牛市的朋友,应该都记忆犹新,当时热炒的标的,基本上都在里面了,当时这么买的基金经理,也茫茫多。

当时社会的氛围就是“双创”,不了解这一段的可以百度一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后视镜看,以屁土屁为代表的双创,贻害无穷。

对应的,当时股市热点基本上就是TMT,互联网金融这些,葛兰的这些重仓股,基本上覆盖了当时的热门股的一大半了。

雪球老用户应该都知道“根叔”的,根叔当时提出来的4大金股“东大同乐”,也即: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乐视网。

当年根叔在雪球的高光时刻,也是一时无两的。

所以,看葛兰当时的持仓,我能得出的结论是,葛兰是一个非常“市场”的基金经理,买的都是热门货。

至于说其中的乐视网,暴风集团,全通教育后来退市了,我觉得也是马后炮了,咋不说东方财富,比亚迪成了大牛股呢?


我觉得拿“曾经买过乐视暴风全通”来指责葛兰,没有必要。

只能说,她的投资风格,咋说呢

好里说,叫“贴合市场,紧跟市场”

坏里说,叫“啥火买啥,无视估值”

这一类的基金经理,其实不在少数,我不点名了,哈哈哈。



最后总结一下,葛兰的4宗罪:

1.业绩不好,给基民亏了好多好多好多的钱。

2.高位跑路了。

3.高位接盘高估值医药股

4.当年买过暴风集团/乐视网/全通教育等公认的垃圾股


第一条——没错,根源在规模太大,而规模的锅,大锅中欧背,小锅葛兰背

第二条——错了,是中欧基金跑路了,葛兰只是买的比较少,跑没跑不知道

第三条——确实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延续风格的话,结果几乎是注定的

第四条——是事实,但当时市场风格即是如此,谈不上污点


好了,我洗完了。

我并不是说葛兰很好,我只是觉得很多锅并不该她背,所以不吐不快,仅此而已。

本身她的基金就不是我的菜,昨天到今天,翻了些报表查数据,了解更多了一点

投资风格跟我的性格差异还是比较大

我肯定不会重仓这种类型的基金,当做行业基金做小仓位配置,没问题。


说点题外话。

今天nba发生了一笔大交易,76ers的本西蒙斯跟篮网的哈登互换东家了

本西蒙斯的闹剧终于结束了,这事的起源,就在于去年季后赛,76ers被淘汰后,表现不佳的本西蒙斯成了众矢之的,球迷,甚至管理层和队友都把锅甩给了本西蒙斯。

本西蒙斯和76ers我都不喜欢,但是管理层把责任甩个某一个球员的行为,非常让人不齿。

同理,中欧基金让葛兰面对媒体和基民的狂轰滥炸,也是非常让人觉得不齿。

中欧基金跑路,舆论都指责成葛兰跑路——作为中欧基金,一声不吭,这合适吗?

好歹出来说一句,

这事不赖葛兰,赖我们管理层。


顺便再吐槽一个吧

中欧的老将曹名长,17年底发了一个三年定开的产品——中欧恒利

第一个封闭期里业绩非常不理想,曹名长也是一个坚持自己风格不漂移的基金经理,于是,在2020年底,第一个开放期时,基民大幅赎回,该基金从70多亿被赎回到只有4个多亿。

对于基民的抛弃,我很理解,业绩不好么,资金用脚投票,合情合理。

但基金公司也无动于衷,自己家公司的牌面,老员工,被赎回成这副样子,自购点,不行吗?


纯吐槽,葛兰,曹名长,中欧基金,跟我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纯粹看客,纯粹吐槽

都赖袁老,让我吃的太饱了,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