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天日是什么动物(不见天日是什么动物生肖)

在草原上或者农田中,经常能看到地面上拱起的一道道几厘米高的土堆,呈条状分布,长的可达几百米,很多农村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种被叫做“地拍子”的小动物弄的,这一条条的土堆下面是地洞,“地拍子”就穿行于其中,它长年累月地生活于洞中,不见天日。

“地拍子”的这种动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鼹鼠,又叫“地爬子”、“地羊”、“隐鼠”、“地鼠”、“地皮子”、“反耳瓜子”、“蛤蛤”等,这种动物乍看上去和老鼠长得非常相似,但仔细看的话,其实只是体型大小和毛色比较相似,它的躯体也比老鼠更加粗壮,头部结构、爪子等和老鼠也都很不一样,特别是它的前爪,就好像一对耙子,非常强劲有力,对它打洞掘土很有帮助,他打洞的速度也很快,在不是太坚硬的土壤中,一个小时就能打出几十米长的地洞,比老鼠的打洞能力强得多。

在动物学分类上,鼹鼠和老鼠也不属于一类,两者的差异还比较大,老鼠属于啮齿目,鼹鼠则属于食虫目,两者从“目”这一类别上就已经不同了,所以鼹鼠并不属于啮齿动物。

鼹鼠在全世界的分布极广,亚欧大陆和北美洲都有分布,在我国也是遍布全国各地,可见这种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不过虽然这种动物分布极广,但是真正见过它的真面目的人却不多,就是因为这种动物常年只生活在地下,很少会钻出地面,因为无论是休息、繁殖还是觅食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可以说它终生生活在洞中,根本不用跑到地面上来。

由于生活环境常见不见阳光,所以这种动物的视力已经非常退化了,据说它如果长时间暴晒于阳光之下,其中枢神经就会混乱,导致其器官功能紊乱,生理活动失调,最终会死亡,所以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这种动物也已经离不开地洞环境了。

但是它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分辨物体的性质和敌情等,有些动物学家认为鼹鼠可能已经进化出辨识红外热成像的能力。
通常在其地洞的尽头的某一端就是它的巢穴,位置通常较深,平时它会躲在里面睡大觉,觅食的时候它会向上爬到贴近地皮的地道中,在里面来回巡逻,寻找不小心钻入地洞的蚯蚓、蝼蛄等吃掉,但也会吃植物的根部,因此也被认为像老鼠一样是农田和草原上的一种“害兽”。

所以这种动物也像老鼠一样并不受农牧民的欢迎,特别是在我国的北方草原上,这种动物被草原人认为是一种十足的害兽,而且是一种“不祥之物”,据《辽史》《契丹国志》等史书记载,古代的游牧民在遇到一些感觉不吉利的事情时,会烧鼹鼠来驱邪消灾以化解,至今某些地方还有这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