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沟通不互动还有什么意思(不沟通不互动还有什么意思呢)

策划、撰文 / 咯咯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不断在直播和后台收到类似的用户提问:关系中一方是痴迷焦虑型,另一方是疏离型,两个人很容易进入一种典型的负面循环里。


痴迷的一方觉得自己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疏离的一方给的回应总是相对来说不太及时和充分。


痴迷的一方开始把这一点当作问题提出来,希望得到讨论和回应。疏离的一方不愿意讨论,给的回应进一步减少。


痴迷的一方因此陷入痛苦,来向KY求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痴迷遇到疏离,一方想沟通,一方总是抗拒回避”这件事。




关系中的沉默有很多种可能的含义


“我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能不能说句话?”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见过这样一种人:平时你们的沟通也许不错,但一旦在你想和ta进行重要但困难的沟通时,ta就会开始以沉默来应对。在尝试沟通时,不管你如何要求ta开口,希望ta表达自己的想法,ta也依然只会沉默。


慢慢地,你觉得自己越来越生气,可对方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让沉默更加彻底,让沟通陷入僵局。


沉默,可能真的是人类的互动方式中最令人费解,也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一种。它有时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策略,有时也可能是一种被动启用的防御机制。下面来分别聊聊这两种情况。


情况一:“沉默是一种武器,我用它来伤害你”


故意的沉默相待(Silent Treatment)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操控方法,也是一种被动型攻击的形式。临床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认为,这样的沉默是一种对对方的惩罚。当沉默被用作一种策略时,ta们的沉默有明确的目的——获取权力、表达愤怒、引起关注,ta们也清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包括对对方造成伤害。


在对方急切想要沟通的时刻,保持沉默的那一方,与情绪激动的一方相比,通常是处于权力上风的。至少在那一次特定的沟通中是如此。因为比起对方,ta们掌握着更多的信息量,感受到更多的确定性。ta们基本清楚对方现在的感受如何,想要什么,以及期望自己作出怎样的反应,而是否予以回应的权力却掌握在ta们自己手中。


此时,沉默是ta们刻意给对方制造的不确定感(sense of uncertainty)。这种不确定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情况二:“除了沉默以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沟通情境中保持沉默,也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对关系和对方的保护的本能反应。当沉默作为防御机制时,通常有三种情况:


1. 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在话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沉默者就已经抢先“无效化”(invalidate)了自己的话。Ta们预设了对方不会听、也不会理解自己,觉得自己说的没有意义。这种对沟通结果的悲观预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过去负面的沟通经验有关系。


2. 因为对情绪的焦虑进入了僵死(freeze)状态


会遭遇沉默不语的,往往是会让人感到一定压力的场景。比如谈论严肃的话题,或是对话的另一方情绪十分激动。


一直以来,社会大众与研究者们都认为,人们在压力状态下会做出“战或逃”(fight or flight)的选择,或者投入战斗,或者转身逃跑。近年来逐渐有研究者指出,除了“战或逃”,人们还会出现一种叫“僵死”(freeze)的反应(Heaney, 2017)。


这是一种人们在面对让自己感到巨大压力时的一种应激反应。在僵死的状态下,人们的表现与战或逃时的反应不同。此时,血压下降,行动与声音都被抑制,看上去可能如同昏死一般(Schmidt et al., 2008)。这是最难以控制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中,沉默者可能真的由于过度紧张和焦虑,而“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任何话来”。


自小没有习得处理冲突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得ta们在这样的情境里格外的如临大敌。


3. 对争吵的避免


部分人对沟通抱有的一个误区是:争吵才是最糟糕的情况。而只要自己保持沉默,双方就“至少没有吵起来”。即使对方因为自己的沉默丧气离开,也会比吵起来要好。


如果抱有这种迷思,ta们甚至会觉得沉默是一个还不错的计策,至少能让对方先“冷静下来”。




一种需要避免的负面循环:

“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


在一方一直沉默不语的沟通中,另一方往往都是处在一种试图打破沉默,情绪激动,迫切地想让对方开口的状态。两个人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Demand-Withdraw Pattern)。它通常出现在两人产生矛盾或冲突的时刻(Christensen, 1988)。


要求-退缩模式最常被放在亲密关系和婚姻中进行研究。在这种模式中,一方扮演着“要求者”(demander)的角色,另一方则是沉默的“退缩者”(withdrawer)。要求者是那个寻求改变、讨论,或是希望解决问题的人;退缩者则是那个希望结束或是回避关于问题的讨论的人。在这样的沟通情境中,要求者和退缩者是一对固定搭配(Papp et al., 2009)。


在一段呈现出这样的沟通模式的关系中,要求者几乎总是那个更想要改变的那一方。不论是改变这种模式,还是改变对方(Heavey et al., 1993; Klinetob & Smith, 1996;Holley et al., 2013)。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要求者通常也都是这段关系中更痛苦的那一方。


虽然同样身在其中的退缩者并非不会感到痛苦,但沉默和退缩对于ta们来说的确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至少短期是有效的。Ta们看似在承受着要求者的情绪和指责,但ta们并不会像要求者那般的困惑、无助和无计可施。就像前面所说的,沉默者在这个场景中都拥有着相对更高的权力位置。


而研究者认为,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沟通中的双方都倾向于认为会变成这样是对方的问题,认为主要是对方的行为促成了这种模式。不论是要求者还是退缩者,在问卷报告中都会说自己是“不得不这样做”“只能这样做”(Schrodt & Witt, 2008)。


要求-退缩的模式极易演变一种恶性循环。一方越是提出要求,对方就越是回避;一方越是急切地想让另一方开口,另一方越是难以开口。


在这个循环中,双方的情绪、负面反应和未解决的矛盾都会不断累积,要求方因为要求从未得到满足,所以越来越困惑、愤怒和急躁;


而退缩方面对这样的伴侣,就只会越来越紧张、焦虑和恐惧,进一步深陷沉默。


逐渐地,要求者在沟通中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批判和怨怼。Ta们会对退缩者的退缩作出多种解读,并在沟通原本的矛盾的基础上附加对ta们沉默的批判(Eldridge & Baucom, 2012; Eldridge et al., 2017)。如此一来,唯一的结果便是退缩者只会更加想逃了。




痴迷型和疏离型

如何尽可能避免进入“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


Schrodt 和Witt(2008)对样本总计超过14000人的74个关于“要求-退缩”模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他们发现,那些呈现出这种沟通模式的伴侣都对关系有着更低的满意度,与伴侣间亲密度和信任感更低,更容易出现矛盾,以及更少的交流。


此外,要求者还会时常产生一种被遗弃感和被拒绝感。这种有毒的沟通模式长期持续还会对双方造成一些生理上的影响,而其中一部分生理方面的影响,也会损害两人之间性生活的质量。


痴迷型和疏离型的组合,是非常容易进入到“要求-退缩”的沟通模式中的,甚至很多这一组合的亲密关系破裂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就是在重复着这种沟通模式。


避免进入这一沟通模式,对痴迷型和疏离型组合的亲密关系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以下是一些tips:


1. 对于痴迷型来说,你需要认识到自己对于亲密的需求是高于平均的。也就是说,你对于关系中亲密回应的需求,往往预期过高。同时,你需要认识到你选择的疏离型伴侣,天然的回应能力就是低于平均的。Ta们对于关系中独立和距离的需求,预期是过高的。接纳这个事实,是你们的关系能够work、可以长期持续的基本前提。


2. 痴迷型如果想要获得对方更多的回应和靠近,应当采取的方法恰恰与“要求”相反。你们应当让疏离型感到轻松,而不是需要面对质问和要求,感到很大的压力。当你感觉到关系中有问题的时候,或者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不要急于提出,要求和对方“论战”,可以在轻松的时刻,以轻松的方式提一次即可。对方如果在乎你,自然会做出调整。



3. 对于疏离型来说,假如你愿意承认自己爱一个人,并且承认你也希望维持和ta之间的亲密关系,你需要认识到你对于独立的需求是过高的,容易因此让你爱的人痛苦。对你来说,当你承诺去爱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承诺要克服一些自己的不舒适,为对方多付出一些情感的回应。


4. 疏离型需要认识到,对方让你感觉到压力很大的质问和要求,也是你的沉默和不回应激发的。是你自身的行为,激发出了对方心中不安全的一面。你对于对方的表现负有一部分的责任——完全把责任归咎于对方,对ta是不公平的。


5. 如果对方的要求和质问,让疏离型的你感到不适,你需要尝试承担起责任。你要认识到,进一步逃避,会让对方的状态进一步失控。只有克服不适做出回应,才能够停止这样的负面循环。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们有帮助。


今日互动:哪一条沟通tip对你最有帮助呢?留言告诉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