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讣告(什么是讣告信)

清明,是追思故人的时节,而有一些追思,历久弥新,哀而不伤——它就是讣闻。

“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就在讣告栏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古今中外的人们如何温情地告别故人,这些或幽默风趣,或催人泪下的告别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讣告文化?

图据视觉中国

1

西方的讣告文化

世上最有趣的阅读,藏在讣闻中

外媒的讣告文化由来已久。在欧美国家,讣闻报道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在媒体报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媒体中甚至形成了大名鼎鼎的“讣告三魁首”,分别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英国也有“讣告四巨头”:《每日电讯报》、《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这些媒体聘请专业人士撰写讣告的传统,推升讣告成为一种独特的媒体文化。

在许多欧美人的心目中,讣告是人生脉络的梳理,过往种种的见证,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笔痕迹,充满着神圣而温馨的色彩,而不是冷冰冰的告示牌。

在讣闻报道中,作者通过多方的采访与资料搜集,突出人物特色的浓缩传记,既有主观报道的锐利洞见,又有新闻的戏剧冲突,文采斐然,深情有趣。《纽约时报》就曾表示:“世界上最有趣的阅读,可能就在讣告栏里!”

2020年5月24日出版的《纽约时报》,以头版的“千人讣告”纪念新冠逝者,密集的排版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图据新华社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这些媒体的讣闻报道,并非庄严肃穆、黑白相间的祭奠文字,而是生动鲜活甚至略显俏皮。

英国《卫报》的讣告版面图文并茂,每位逝者都以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的形象出现,照片也并不会刻意调整成黑白色。

《纽约时报》的讣告版面精选了每个人生前留下的最具特色的图片,好似逝者本人在向人们讲述自己的一生。由于拥有丰富的讣闻报道资料,《纽约时报》特别设计了“From the archives”板块,这里汇集了大量“历史典藏级”讣告。翻着这些泛黄或黑白的老照片,好像在欣赏一件无以复加的艺术珍品。

《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讣告版面都特别添加了时间检索功能,读者可以通过时间排序清楚地知道,哪些名人在同一天离开人世。《每日电讯报》则喜欢以职业领域做区分,相似职业的逝者被请入同一模块,这也让大众能更方便地了解近期哪个领域的名人相继辞世。

也正因此,当人们回顾讣闻时,总能发现有趣的巧合。比如1826年7月4日,美国第二、第三届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同一天撒手人寰。

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书中,美国女作家玛里琳·约翰逊描述了许多有趣的讣告。图据京东

讣告中的趣事,最后一场玩笑

讣闻报道的主人公,不仅限于社会名流,以普通人为主人公的讣告也常常见诸报端。这些讣告往往生动有趣,使人们走出死亡的哀伤。

美国著名讣告记者玛里琳·约翰逊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的书中,就描述了许多有趣的讣告: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动全国。本周星期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九十四岁,胸罩尺寸34B。”

“减肥医师阿特金斯大夫,曾帮助过数量众多的女士,同时沉重打击了她们丈夫、情人的生活,不幸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了一跤,就此一命呜呼,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体重三百磅!”

神秘的讣闻作者,悠游于死亡国度

欧美的讣告文化背后,站着一群才华横溢的讣告作者,以及一个由读者、收藏家组成的庞大“粉丝团”。讣告作者也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群体,有人写出的讣告让人捧腹不已,有人一下笔就是催泪弹。

《纽约时报》资深讣告记者布鲁斯·韦伯,在2016年8月15日刊出的一篇题为《一篇写给讣告生涯的讣告》的文章中,揭开了讣告记者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封总结职业生涯的离职信,韦伯在文中透露,记者们往往很欣赏自己的写作对象,但通常没有机会见到他们。他们的创作大量依靠网络世界里的信息挖掘,在自家报纸的档案库中,寻找“泛黄的旧报纸”作为故事的消息来源。一旦主人公逝世,讣告记者要率先联络逝者的亲友进行采访。韦伯说,这个过程虽然折磨人,但又十分必要,因为这能赋予报道中的痛苦以真实的分量。

美国著名讣告记者玛里琳·约翰逊,曾为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和戴安娜王妃等多位名人撰写讣告,她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中,用“悠游于死亡国度”来形容在网络上浏览各式各样的讣告专栏。

如今,这些堪称美文的讣告已成为英美媒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生命与死亡的尊重。

民国时期的讣闻单。图据新民晚报

2

中国的讣告文化

从“赴告”到“讣告”

相比欧美国家,中国的讣告文化大不相同。

在中国古代,讣告是一种报丧的文书,通常由死者的亲属或治丧组织发出。相传周公所作的《仪礼》和西汉典籍《礼记》中,即已有“赴告”的记载。自汉朝以来,报丧通常是用“讣告”。例如班固在《白虎通·崩薨》中记载:天子驾崩,讣告各位诸侯。司马光《书仪》中说:讣告给亲友。由此可见,在汉代,报丧已经由原先的“赴告”转为“讣告”。

中国讣告文化的流行大约是在近代形成。在清中期至民国年间,死者生前但凡稍有地位和影响的,逝后大都会有或详或略的讣闻印制刊布,刊布者为家属、门生、同僚、乡谊等,一为周知亲朋好友,二为罗列收纳上司下属、亲朋好友等各界祷文,既是一种交代,也是对家族荣誉的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和当时民间盛行的建祠堂、修家谱一样,刊布讣闻也有着强化家族观念、凝聚合家人心的作用。

讣闻的刊布在晚清达到高峰,民国期间,数量已有明显减少。

哀悼鲁迅先生特辑——《光明》1卷10期。图据新民晚报

近现代讣闻的演变

民国时期,还有一种现象,即由逝者生前服务的或和逝者关系比较密切的团体机构出面举行追悼活动,然后印制发行纪念册,或在期刊报纸上刊登纪念特辑。

逝者名气越大、影响越广,出版纪念特辑的就越多。像孙中山、鲁迅这样的伟大人物逝世以后,各界出版纪念特辑的报刊数量之多,几乎难以统计,甚至在很多年以后,还会出版“逝世某某周年纪念特辑”。这些纪念特辑,可以视之为传统讣闻的近代变异。

现代讣闻和传统讣闻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制版技术的原因,照片在讣闻上的使用一般始于民国时期。上世纪20、30年代的讣闻,几乎都有照片,最少也有一张逝者的遗容,稍考究的会有逝者生平留影、追悼活动场景等,少者十余张,多者几十张,如《哈同先生荣哀录》,煌煌十二巨册,其中就专门有一册是摄影集。还有的讣闻干脆直接以照片命名,如《阮玲玉遗影集》等。最令人称奇的,是全本以摄影照片组成,从人逝大殓、搭建灵堂、家属祭奠,再到众人吊唁、出殡送殡、最后落土下葬,完整展现全套葬仪过程的《陈炳谦先生追悼大会纪念刊》,共收录照片60幅,可谓丧葬礼俗的形象图解,其特殊的文献价值堪称独一。

封面新闻 徐亚岚 综合自《界面新闻》《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