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是什么(7月20号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是什么)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7月20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十一。北京雷阵雨,30℃到23℃。以下是内容提要: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20日推出:锚定文化强国目标,筑牢小康文化根基;

李克强同文莱苏丹就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互致贺电;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上半年地方国企实现净利润0.77万亿元,同比增长124.7%;

我国早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功,有望提前一个季度吃上新粳米。

以下是详细内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锚定文化强国目标 筑牢小康文化根基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小康圆梦》,20日推出:《锚定文化强国目标,筑牢小康文化根基》。

“七一”前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美画卷,令场内外观众心潮澎湃。朱女士全家一起通过电视观看了文艺演出,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朱女士:这场演出的确太精彩、太震撼了。看完感觉特别自豪,为我们党的百年奋斗成就自豪,也为这场文艺演出的高水准自豪。

用艺术精品记录历史伟业,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一大批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舞台艺术精品不断涌现,鼓舞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越来越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也走到乡间,来到百姓的身边。山西省组织开展的“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文化惠民活动每次都能引来众多观众。

观众:文化氛围挺浓,演出也特别精彩,这次来着了,赶好了,非常高兴。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乔志强表示,未来将让更多的百姓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乔志强:把舞台开进乡村、景区,把群众文化活动送到百姓家门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公共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继续免费开放,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扎实推进。

与此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各大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持续回暖。今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近日,电影《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等主旋律电影火热上映,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分析,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创作手法上有所创新,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馈。

任仲伦:这些影片立足于信仰和青春的表达,对青年观众来说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一系列体现主流价值的影片会成为我们市场上的主打产品,也会成为今年电影市场最主要的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3月,他在福建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武夷学院教师兰凌靖:我们通过朱子文化进课堂,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朱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在文化知识传授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永新表示,锚定这一远景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

张永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李克强同文莱苏丹就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互致贺电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互致贺电,纪念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

李克强在贺电中表示,过去30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风雨同舟、砥砺前行,为各国以及地区稳定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亚太地区合作的标杆和典范。去年以来,中国和东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彰显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中方愿同东盟一道,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更好应对未来地区和全球性挑战,造福双方11国20多亿人民。

哈桑纳尔在贺电中代表东盟对双方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致以衷心祝贺,表示东盟和中国关系30年来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最具战略性和全面性的伙伴关系之一。双方携手抗疫合作,在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感谢中方坚定支持东盟中心地位,相信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将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恢复基础继续巩固,内生增长动力稳步增强,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市场信心预期稳定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袁达:从实物量指标看,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16.2%和24.6%,两年平均增长7.6%和7.2%,与经济增长匹配度较好。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6%、23%,两年平均增速均为4.4%,分别比一季度提高1.5个、0.2个百分点。

袁达指出,下一步,将统筹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科学精准实施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袁达:随着各项政策落实落细、效应进一步显现,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400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增至7900万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据水利部消息,截至19日上午8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达4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万人。

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鹏程介绍,中线工程已成为京津冀豫沿线大中城市地区主力水源。

李鹏程:向河南省供水135亿立方米,向河北省供水116亿立方米,向天津供水65亿立方米,向北京供水68亿立方米。中线工程直接受益人口增加至7900万人,比2015年通水1周年时的3800万受益人口增加1倍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7年来,工程供水由“辅”变“主”,已由规划时的受水区沿线大中城市生活用水的补充水源,转变为主要水源。

李鹏程: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证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随着调水量的递增,受水区用水需求由“弱”变“强”,沿线各省市在节水优先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南水北调水源,北京已3个年度、天津已连续5个年度加大南水用水水量,河南、河北两省年度南水用水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此外,中线工程连续安全平稳运行2400多天,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工程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了群众用水安全,复苏了沿线河湖生态环境,受水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零的突破!中科院双季早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功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谢元森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双季早粳水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1号”19日在江西省上高县通过测产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今后消费者提前一个季度就能吃上好吃的新粳米。

在江西省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的示范田里,种植的200亩新品种(系)“中科发早粳1号”稻浪翻滚,正在抓紧收割测产。经过测产专家精确测量,“中科发早粳1号”机插秧田平均亩产达613.73公斤,抛秧田平均亩产达530.31公斤,多种栽培模式均获丰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这片田很有代表性,长势很好,穗数又多,结实率又高,几个增产因素都不错,所以大家都看好它的产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但一直以来,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

“中科发早粳1号”新品种是中科院研究团队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双季早粳新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表示,接下来研究团队将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定制”出更多更好的水稻品种。

李家洋:现在我们研究的是不带有香味的。未来2.0、3.0版本,我们可能会把香味以及其他特性通过杂交选进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税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税收工作的实际行动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李思默)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连日来,国家税务总局带领税务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税收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河南郑州,从今年3月起,医保、社保、新房契税等税项,都可以在一款名叫“郑好办”的手机应用申报缴纳,目前,郑州市税务局已经在“郑好办”手机应用上线税务“一件事”17项,办理各类业务近70000笔。

郑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涛:我们将依托“数字税务”,积极破解纳税人缴费人办税缴费的堵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负担更轻、办税更快的税收营商环境。

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将接听咨询电话的“小呼中心”直接设在窗口,在纳税人询问具体业务情况时,能第一时间锁定原办理人员接听电话,大大提高“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质效。

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金燕:东城税务聚焦解决现场办税的后续跟进等痛点问题,探索推出“管家式”服务,让纳税人缴费人“好办事、办成事”,不断提升获得感。

国家税务总局党建工作局副局长刘雅丽表示,国家税务总局将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核心学习教材,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反复悟,把学习成果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成效上。同时,组织全国税务系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建设政治机关、走好第一方阵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刘雅丽:我们还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加快建设智慧税务,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鼓舞干劲、凝聚力量。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社区工作者林丹: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公海泉 马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20日推出《社区工作者林丹: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地处福州市中心城区的繁华商圈,这里成立了福州第一家社区养老服务站,创办了社区“4点学校”,在社区工作服务站里,水电气缴费、医社保办理等33大类140多项业务都可以实现一站式办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这是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林丹: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对群众所有的问题,通过我们解决“一米”的问题,我们不能讲“一公里”。

上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林丹到军门社区工作,那时候社区还没成立党支部,整个社区只有老主任是党员。

林丹:她在群众中的口碑很好,所以我也在她的感召下,努力当个党员,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从那时候起,林丹每天走街串巷倾听家长里短,记下居民村民们最关心的难事、杂事、烦心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因为工作出色,林丹在1985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林丹:有了党组织更好地以党建为引领,把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

社区居民李星和爱人都是残障人士,多年前家中生活比较困难,就到社区说明了想申请低保的想法。让他没想到的是,林丹第二天就到家里找他。

李星:我们家住7楼,林丹书记那时候也50多,60岁了,来了两趟,帮我们申请了低保。给我很大的感动,是好样的。

“选择了入党,就是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的追求和责任”,林丹经常跟社区的其他同志说起这句话。

林丹:为群众服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时代优秀县委书记风采】河南省汝州市委书记陈天富:把老百姓的事当成最要紧的事来干

央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辛如记 胡晓辉 河南台记者朱奕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河南省汝州市委书记陈天富找准城市定位,通过推进荒山造林、城区绿化等工程,把汝州由过去的煤城变成“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

一到周末,四面八方的游人会让汝州市滨河公园的沙滩显得有些拥挤。用最好的地段建城市公园是汝州市委书记陈天富改造汝州想到的第一条路。

汝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国强:近年来,汝州紧紧围绕山水宜居绿城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新老城区统筹发展,实现了城市面貌的精彩蝶变。

在陈天富眼中,城市要想真正完成蝶变,民生问题就必须解决,“小厕所、大民生”就是陈天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一次城区调研活动中,陈天富走了近30分钟愣是一个公厕都没见到,他下定决心,要把“厕所革命”作为改造汝州的第二条路。

汝州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董承阳:首先拿出两间沿街的商铺,作为我们公厕的选址,然后一些违章建筑、边角废料的空地也作为公厕的选址,达到每五百米必须有一座公厕。

汝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陈天富把打造“汝瓷文化名城、让汝瓷文化融入汝州百姓生活”作为自己改造汝州的第三条路。

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赵俊璞:把艺术陶瓷日用化、日用陶瓷艺术化,把它做成茶具、酒具、餐具等,做成老百姓生活所需的产品,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

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汝州市向着豫西南区域性副中心城市的目标更进了一步。汝州已经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

陈天富:今后我将继续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做到忠诚担当、尽心尽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