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群为什么要付钱(微信有付费进群这回事吗)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为解决疫情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多数封控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单位,自发在微信群中发起团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买菜难”问题。但与此同时,团购带来的问题亦不容小觑,在此,建议广大市民朋友在进行“社区团购”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一、团购付款需谨慎


团购一般由发起人作为“团长”,以“团长”的名义与商家(包括生产、销售在内)形成买卖合同关系,一般由居民个人支付或“团长”收齐购买款项后统一支付给商家,商品由商家委托物流或自行配送,由“团长”负责签收并组织人员分发至购买人手上。


目前,“ 社区团购”多以微信群、朋友圈分享等形式开展,建议广大市民在付款前,务必做到三个明确。


明确“社区团购”是否确需


特殊时期,建议减少零食等休闲食品的购买量,给其他迫切需要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市民让出宝贵的运力,同时,也能降低不必要的感染风险。个别非必需品的团购订单,会大大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


市民刘女士是小区团购群里的“积极分子”,但最近她渐渐发觉,有些团购,如饮料、肯德基、进口水果等物品并不是大家的急需用品,小区大门口前一晚11点多才卸货的团购物资堆成了山,其中不少收货信息不明确,让已经筋疲力尽的志愿者满是无奈。刘女士说,希望大家特殊时期还是先摒一摒,减轻志愿者的负担,也可以避免更多的交叉感染。


市民俞先生说,最近他们小区一些热心业主和物业达成了一项公约并发布在业主群里,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理解。目前,小区只保留了两个团购群,并约定蔬菜一周团购两次,肉类一周一次,奶制品一周一次,纸巾等生活用品2周一次。居民得到基本保障的同时,团购数量也能降下来。


不少居民区也开始意识到,无节制的团购不仅让基层有限的防疫力量疲于奔命,也增加了感染隐患。有小区就发出倡议书:“为什么做核酸时战战兢兢,团购网购时却勇往直前了?为什么嘴上说着志愿者很辛苦,实际行动却还在不停地买买买?请大家下单前再次问一下自己:我是否真的必须要买?”


明确“社区团购”发起对象


建议在购买刚需产品前,先了解发起对象是否可靠、货源是否安全,切勿盲目下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下,不排除个别违法经营者趁机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秩序。建议市民尽量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相关物资,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明确付款方式


部分“社区团购”采用微信群内直接转账付款的方式下单购物,如确有购买必要,请务必选择转账至专人,或发送专属红包,避免出现被第三人恶意领取的情况。




二、收到货品请消毒


在收取货品前,要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医用口罩和手套。尽量在通风良好处对外包装进行消毒并拆件。处理完毕后,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卫生处理。整个拆包过程中,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和鼻。此外,注意对拆包工具或收货过程中使用的手机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三、价格问题请举报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期曝光的一批被查处的价格违法经营者,他们的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哄抬价格、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未明码标价、不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等方面。


比如,某酒楼销售的蒜薹价格是21.8元/500克,豇豆价格是21.8元/500克,杭茄价格是26.8元/500克。当事人销售上述蔬菜的进销差价率远高于2022年3月13日至3月19日在该经营场所成交的同一产品的最高进销差价率,构成哄抬价格。市场监管部门拟责令当事人改正,将多收取的3240元退还消费者,若在规定时限内未能退还的予以没收,并对当事人从重罚款16200元。


对于个别由经营者自发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区团购”,如发现其存在故意利用“社区团购”模式实施消费欺诈或者哄抬物价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请及时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登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投诉举报。


在享受社区团购带来的便利之余,市民们也需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目前,有些不法分子偷偷潜入业主微信群,以“团长”身份发布虚假的团购信息并发起接龙,随后以“需提前收到货款”为由骗取被害人钱财,后退群失联;有些则假冒生鲜基地负责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团购菜品的消息,诱使居民将相关信息转发至微信群,以此达到敛财的目的。


为避免踏入社区团购中的诈骗陷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建议广大市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首先是优先选择官方平台组织的团购套餐。目前,社区团购的类目较为混杂,其中的发起人既包含知名的大型商超,也夹杂着身份难辨的个人及小型组织,贸然通过身份不明的商家下单存在“踩雷”风险。因此,背景较为可靠的平台应成为市民们在选择社区团购时的最优选。例如“美团”“盒马”等均在自身APP内设立了社区团餐、保供套餐等选项。


其次,要时刻关注所在街镇、区域政府部门公众号的更新信息。在封控期间,为保障市民的生活物资,市内部分行政区及下属街镇均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发布了其辖区内团购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类、价格、配送要求、联系方式、供货方等。此外,也可通过询问所在居民区的方式了解所在小区有无与周边菜市场存在菜品直供,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社区团购有助于降低受骗风险,提升防范等级。


第三,要仔细核验主体信息,筑牢第一道防线。就社区团购而言,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易使人受到蒙骗。因此,市民们在浏览相关内容时应对供货方的主体资质、经营期限、经营范围进行必要的核实,并关注其下的顾客评价是否正常,团购套餐内容是否合理等内容,将自己作为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不盲目轻信并转发至业主群内,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失。


最后,注意固定相关证据,充分捍卫自身权益。在通过社区团购下单后,应将自身转账记录、相关微信聊天记录、获取团购信息途径等信息加以截屏留存。一旦出现负责人失联、商品久拖不发、产品质量问题等内容,及时将相关证据材料向公安机关、消保委等部门提供,最大程度捍卫自身的财产权益。





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的提示函,内容涵盖加强价格自律、守法依规经营,规范明码标价、真实说明信息,优化组织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等三方面内容。明确对以套餐形式销售商品的,在标明销售总价的同时,应当标明所含商品的品名和数量。“社区团购”组织者需明确售后服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时协调解决漏发、错发、退款等问题。详见↓


关于规范疫情防控期间
“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的提示函


各“社区团购”组织者、相关经营者:

当前,“社区团购”为助力市民生活物资保障,解决保供“最后100米”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规范“社区团购”价格行为,使“社区团购”更好满足市民需求,现结合近期相关价格投诉举报,提示如下:

一、加强价格自律,守法依规经营。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等价格法律、法规及政策,落实主体责任,守法依规经营,根据生产经营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二、规范明码标价,真实说明信息。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明码标价,销售商品应当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等。

对以套餐形式销售商品的,在标明销售总价的同时,应当标明所含商品的品名和数量。其中,销售主副食品套餐,应当标明所含蔬菜、肉类、乳制品等品种、数量、规格(重量、体积)等与价格密切相关的具体明细信息。套餐内商品具体品种难以确定的,应列举套餐中可能包含的商品品种。

对于另行收取打包费、配送费等服务性费用的,应当标示服务项目、价格及计价单位,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三、优化组织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社区团购”组织者,要积极倾听百姓声音,持续优化团购组织管理,对相关经营者提交的行政许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明确售后服务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及时协调解决漏发、错发、退款等问题。

对于因套餐内商品临时短缺等客观因素,发生套餐内商品品种、数量、规格、价格等与销售时发生变化的,相关组织者、经营者应在发货前提前告知消费者,并明确取消订单、退差价等方式,供消费者选择。

市场监管部门将综合运用提醒告诫、政策指导、诚信自律、行政处罚等手段,加强对“社区团购”价格行为监管。市民如发现“社区团购”涉嫌价格违法的,请及时拨打12315或者12345举报,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

编辑:文茜婷

资料:上海发布 上海新闻广播 上海市场监管 上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