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网是什么(比特币是什么东西)

上一个十年是云计算突飞猛进的十年。进入到2020年,随着“新基建”的落实,5G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数据量的激增、对时延的需求将让云计算面临瓶颈,边缘计算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据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边缘计算行业整体市场容量将达340亿美元,或将超越云计算的市场规模。

不同的边缘计算玩家正在入场,利用各自优势,在边缘计算的赛道上加速狂奔。那么,2020年,边缘计算的前景如何?将会引发哪些行业的变革?其落地的挑战又有哪些?在此背景下,比特网开启《边缘计算,进行时》系列访谈。针对边缘计算芯片厂商、软硬件基础设施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及终端开发商等进行采访,通过与诸位大咖的观点碰撞,还原出真实的边缘计算产业蓝图。

虽然ThinkPad的小红点还在,但这些年,联想一直在试图改变。“ 变化是常态,我们不断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不再依赖传统PC。”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总经理刘征在接受采访时说。而在2020年的联想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在曾演讲中表示,除了提高PC业务的份额外,要打造联想的“转型+生态”双轮驱动模式。

毫无疑问,无论是PC、手机还是数据中心业务,联想给外界的icon都是“硬件厂商”,“ 未来十年,联想希望把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联想决心想要改写的“剧本”。从2016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三波战略”到后来的“3S战略”,为联想向智能物联领域发力奠定了基础。2018年,Lenovo Tech World上,联想发布了涵盖消费、商用领域的全线IoT产品和解决方案。

时间又过了两年,2020年5月,联想召开商用IoT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五大智能物联设备与两大智能场景解决方案,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及数据处理领域,包含硬件设备、平台、应用、解决方案在内的多样化智能物联组合。在此时机,比特网采访了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总经理刘征,聊一聊联想智能物联领域的底气与野心。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总经理刘征

以下为比特网与刘征的访谈内容整理。

01 大象的转身 联想要讲的新故事

新基建的提出,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智能物联也正成为一条热门的赛道。在这个领域布局已久的联想,可谓与新热点“不谋而合”。当这扇“智能化”大门打开的时候,关键在于能不能踩对时间点,联想踩对时间点了吗?

比特网:外界对于联想的刻板印象是“硬件和设备的厂商”,智能物联这个领域与联想原来业务模式的跨度还比较大的。为什么切入这个赛道?

刘征: 外界确实对联想了解的不是很多,核心的原因是我们的变化太快,大概每个季度给入职新员工做一次培训,每个季度PPT都会重新写,因为每个季度,在组织上、业务上、产品方向都会有一些变化。这恰恰是转型企业的常态,变化是常态。

首先,是政策的背景,中国企业的发展过程是和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在“新基建”的政策背景下联想能做什么,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事情,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企业要去突破现在增长的瓶颈。

其次,是技术发展的背景,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智能互联网,技术催生了市场和企业新的IT需求。基于这两方面的背景判断,联想希望把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业务架构上进行了调整。例如IDG智能设备集团、DIDG数据中心集团、CIoT数据智能集团、CNBU云网融合集团等业务集团,在专注于不同领域的同时,也在非常紧密地互相合作,目前,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上都产出了很多的落地成果。

再次,是客户需求的变化,无论是商业还是工业、制造业的企业,我们在和它们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客户的需求和痛点,这也将帮助我们更好的厘清业务方向。

比特网:联想商用IoT的定位是什么?信心和底气在哪里?

刘征:在“3S战略”中我们提出要发展智能物联网。我们的价值和定位,是为整个物联网环境里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价值的挖掘来提供基础与支撑。除了关键的智能物联硬件设备外,我们还提供可管理的平台,这些物联网终端的数据怎么管理、设备本身怎么管理,联想也有相应的产品和业务策略的布局。除了产品组合,我们还可以给客户提供一篮子的服务方式。

数据的驱动是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依靠数据做决策,其实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联想努力的方向,就是帮助企业更好地在应用场景中采集数据、获取数据,同时借助计算终端与平台,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只有从数据中分析出来转型的收益如何,释放数据所蕴含的商业潜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

比特网: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增长情况是怎样的?

刘征:在19/20财年,联想商用智能物联设备营收也已斩获超过55%的同比增长。过去一年,我们经帮助了近100家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客户,在多场景下做了各种基于物联网相关的应用。

02 联想的数字化转型往事

虽然,新基建给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之路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转型等死,转型不好找死”的两难处境。联想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作为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的协作者,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之路也让人充满好奇。

比特网:联想本身是制造型企业,同时也服务了很多制造业客户,有哪些经验是可以传递的?

刘征:首先,联想拥有着高品质的供应链和一流的柔性离散制造能力,我们自己在制造管理系统、产品生产周期管理、仓储、质监等领域,都沉淀了很多实践,包括智能物联的设备,也正在帮助联想在合肥的制造工厂进行质量缺陷检测,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内部先去实践的。

在沉淀出柔性离散制造能力后,联想做到了可以针对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按需定制。这种智能制造的DNA延续到物联网时代,足以支持“小批量、快速响应、灵活定制”的生产方式,实现设备跟智能物联网的“最后一公里”联接。

其次,联想中国区三年的业务战略规划把“数字化引擎”作为整个公司战略的核心基石之一。数字化不仅仅是做一些IT系统,而是要改变业务的运营模式。比如,在与客户的全触点连接方面,原来的IT系统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需要建立跟客户进行实时互动的沟通平台。这时,IT、DT系统就是要做根本性的变革,从业务流程的梳理上就要做变化。

比特网:对于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有哪些建议?

刘征:2016年,当时去德国、瑞士等国家考察工业4.0,感触非常深,中国干了一辈子制造业的这些人想迁移到更高端的领域,能够有更高的附加价值,能够实现更多的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能力,确实需要在技术和管理理念上做太多的转变。

03 新基建背景下,联想的“卡位”

越来越多的厂商入局商用IoT领域,各家的产品策略和商业化路线各有不同,生态能力也千差万别。“智能物联网领域中,服务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逐渐会变成联想一个新的基因。”刘征在采访时强调。

比特网:物联网与PC、手机等业务差别很大,存在很多的细分差异和变化。联想如何抓住变化中的本质,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价值?

刘征:物物被连接时所产生的数据最终产生了价值,这是物联网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不变的东西。如果强行把两个机床连接在一起,但找不到背后的意义,那么物联网只是一个技术,只是一个载体。但如果把工厂的数字机床进行连接,并映射到数字世界以后,我们就可以对生产运营所产生的数据,做分析做研究,从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或者提高良品率。

比特网:在构建产品和技术能力的同时,如何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与OT等厂商的合作规划?

刘征:在整个物联网领域中,从下层的传感到连接,到数据处理,到平台,再到应用层面,在每一个层面,联想都有目标的合作伙伴,越偏上越偏垂直,到应用层完全是行业垂直的。因此,在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时,会围绕着物联网应用的不同层次来展开。

在打造生态方面,首先是要采取开放的心态,物联网的生态协作,是一个网状的合作伙伴的体系,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其次,要有一个清晰的业务边界和界限。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愿意做一个“协同创新者”,把自身的技术、对市场的认知拿出来一块交流,和大家一块做协同性的创新,把基础技术、支撑能力、服务能力分享给客户,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特有话说

在物联网领域,要做到一个设备可以与另一个设备无障碍沟通,一点也不容易,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每个环节既考验技术支撑能力,更考验生态整合能力。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条并不平坦的录。

物联网是个大蛋糕,人人都想吃。联想是否能弯路超车,改变整个商用物联网的赛道?我们日后再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