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点评:吕秘书长从行业的角度,阐述了实现数字化升级,不仅仅满足现在的要求,还满足未来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体系和服务,实现了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1月15日下午,以“物流数智化升级”为主题的平行论坛由中国物流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恽绵担任主持人)
(中物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忠)
任何贸易活动都离不开合同、支付、发票、仓单和运单。仓库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确权,这需要经过合同、支付、发票、仓单、运单来确认货主。网上确权,可以通过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电子仓单和电子运单。这是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基础。
数字化成为贸易活动的发展趋势事实上,从国家和相关部门近年来发布的政策和法规来看,贸易活动中的合同、支付、发票、仓单和运单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推广应用电子运单、电子仓单、电子面单等电子化单证,积极支持基于大数据的运输配载、跟踪监测、库存监控等第三方物流平台创新发展。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也指出,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也已经认可了数据电文是法院所采纳的合法的文字模式。电子发票的前身是网络电子发票。2012年年初在北京、浙江、广州、深圳等22个省市开展网络(电子)发票应用试点后,国家税务总局在发布的《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国家将积极推广使用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发票,并力争在三年内将网络发票推广到全国。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电子仓单和电子面单的行业标准,并于2021年7月1日在全国推广实施。
积极开展相关行业标准的编制不过,电子仓单不是任何一个仓库都可以做,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数字化仓库才能出据。由中物联物联网专委会负责组织编制《数字化仓库基本要求》《数字化仓库评估规范》二项行业标准,通过了评审,预计在2022年的5月份开始推广实施。下一步,中物联将开展数字化仓储的评估工作,或于2022年7月进行首批数字化仓库的评估。
符合标准的数字化仓库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电子仓单能力,通过数据接口、区块链技术与外部合作单位作数据实时交互;仓储影像实时异地备份能力;物联网装备能力,物联网装备必须经过第三方通信服务商的认证平台认证;第三方数字化仓库认证平台注册,授权唯一的数字化仓储企业编码管理。
电子仓单的标准建设包括:电子报文格式、无纸化;电子仓单管理系统自动、实时生成;仓单号、货物号、货位号、装备号、作业人号、时间戳、货主单位编号;每一份电子仓单都在第三方数字化仓库认证平台上实时备份;第三方数字化仓库+电子仓单认证平台注册的数字化仓储企业,才有资格出具统一编号的电子仓单;电子仓单的主要结构: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商务信息、金融信息。
电子仓单的基本信息:编号信息、时间信息、货主信息、商品信息、物流信息、仓储信息、 商务信息、 金融信息。(本文由本刊记者王梓菲根据1月15日下午中物联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忠在2021(第十九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物流数智化升级”平行论坛上的演讲编辑整理,内容有删改,未经本人审阅。本文将刊登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3期年会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