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满报晓得期利是什么意思()

春节,如今只听说“过年”,没听说“做年”或者“谢年”吧?过去,这确实是上海人过年使用最频繁的词。上海开埠以前,地方只局限于吴淞江南岸,所以上海人常常自称为“淞南”人。一江之隔的淞北,语言风俗与苏州相近,跟淞南老城厢有蛮多差别。譬如淞南将北方的玉米叫“珍珠米”,而淞北则叫“番麦”。

吴淞江


1843年开埠以后,上海的范围逐渐拓展到吴淞江北岸,上海话里除了淞南本地口音外,也掺入了淞北的吴侬软语。

过年时,江浙地区有“祝福”的习俗,祭祀祈福,可能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古书上写为“作福”。鲁迅的小说《祝福》就是描写他的家乡浙江绍兴过年祭祀祈福时发生的故事。

浙江绍兴过年祭祀祈福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上海有个叫张春华的人,编了一本《沪事岁事衢歌》,其中说用香烛酒醴、猪头三牲“做年”,酬谢神祗祖宗一年来的护佑。然而,到了20世纪初,上海人又流行说“谢年”,1909年的《图画日报》描写上海人过年祭祀,说除了信奉天主教的人家,家家户户都要祭祀“谢年”。

《图画日报》


淞南老城厢的上海人,也许浙江人比较多,更接近越文化的“作福”,习惯说“做年”,而淞北嘉定地区靠近吴文化,比较流行“谢年”的说法。老上海祭祀,除了点香燃烛,还要敲锣打鼓图热闹,祭坛上供奉的神像叫“神模”,城隍庙里的小摊都有卖,祭祀结束后点火焚烧,化作青烟飞天。


老上海“做年”祭祀“六神”:赵公元帅、土地、青龙、利市、招财、和合,各个地区有些不同,但是,祭祀青龙十分普遍,他是老上海普遍信仰的施相公和他豢养的小青龙。

六神之首赵公元帅

传说宋朝时,华亭县的相公施鄂在山里捡到一只很小的蛋,他带回家后,孵化出一条小青蛇,施相公将它装在一只竹筒里豢养。有一天,施相公进考场去应考,青蛇自己溜出来乘凉,周围的人看见一位披着金甲的尊神待在施相公的屋里,他们就拿着刀枪去攻击它,但是,都被打败了。

乡邻们报告官府,不料,官军也打不过蛇神,这时,施相公从考场赶回来,训斥金甲神,命令它回到竹筒里去。官府认定施相公私养妖物,立即将他斩首示众。青蛇窜出竹筒,又化作金甲神为施相公报仇,杀死了几十个官兵,官府无法应战,只好封施相公为“护国镇海侯”。有乡邻知道施相公喜欢吃馒头,就做了一个特大的馒头祭祀他,那条青蛇就爬到馒头上殉主。

上海有很多地方都有施相公庙,在龙华寺东百步桥的施相公庙里,施相公的塑像脸是红的,一只手是金的,据说这只金手能给人治病,小孩子初次过百步桥祭拜施相公,可以消灾祛病。

施相公庙

老上海“做年”或者“谢年”,供品中是少不了盘龙馒头的,照理说,馒头上盘着的应该是条蛇,蛇什么时候升格为龙,就说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