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200 干什么(70-200实用吗)

就在本周,市场传来消息,腾龙有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发布新款70-200mm f/2.8 FE镜头。有人问我,真的吗?掐指一算,时间对的。

不怕大家笑话,我常年挂机的镜头中就有70-200mm f/2.8长焦,摄影健身于一体。长期使用70-200mm的好处是,你的身体素材不会差!

如果说,没有拥有过一枚70-200mm f/2.8长焦镜头,那你的摄影生涯是不完美的,虽然这句话说出来很多人要吐槽我。和广角的区别?简单说就是“广角拍气势,长焦拍气质”,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拍摄细节,长焦镜头让我在构图把控上更加灵活。

佳能:抓住自己的需求

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

售价:7500元 购买指数:★★★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售价:9700元 购买指数:★★★★★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售价:12100元 购买指数:★★★

70-200mm这个焦段佳能原厂目前共有五枚镜头在售。

我个人只推荐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和70-200mm f/4LIS。为什么不是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因为太重了,几乎是70-200mm f/4L IS II的一倍(1310g VS 780g)。对于相当一部分人群来说,便携性比画质更重要,更何况爱死小小白的防抖效果并不差。


至于小白,我力推二代,因为三代性价比太差了!相比二代,三代小白升级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外观,无论对焦环、变焦环,还是镜筒的颜色,甚至功能的英文标识都发生了改变都进行了修改。此外,ASC镀膜的加入以及优化的SSC镀膜,进一步提升了逆光拍摄时的画质表现,在色像差的控制上也有进步。然而实际呢?从各方评测来看,三代相比二代,最大的不同居然是手感和漆面,画质并没感觉提高多少。

最关键的问题是,贵了2400元,不值!

尼康:不要为选择后悔

尼康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售价:13500元 购买指数:★★★★★

尼康 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

售价:8200元 购买指数:★★★

你要让村长推荐,我一定推荐大家买电磁炮,必须买电磁炮。


相比大竹炮,略粗略短,对焦速度提升30%,防抖响应更快,紫边控制比大竹炮好。电磁炮200mm端焦距缩水问题已经不复曾在,F2.8全开暗角比大竹炮更重,解像力进步明显,分辨率全面暴涨,尤其是边缘。

要说缺点,恐怕就是贵了。

大竹炮能买吗?我会倾向推荐腾龙的A025。

索尼:没有选择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售价:16200元 购买指数:★★★★★

说实话,索尼的用户们,除了转接,你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当然了,它的贵也在性能上报答了它的主人。无论是从分辨率,还是对焦性能上,表现都极为出色。我曾经用A7M3+70-200 GM头和佳能5D4+爱死小白兔做过对比,无论焦内锐度,还是焦外虚化柔美,索尼表现都是胜出。就是贵,这个无解。

副产:适马废了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 G2(A025)

售价:8999元 购买指数:★★★★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售价:5880元 购买指数:★★★★

腾龙SP 70-200mm f/2.8 Di LD MACRO(A001)

售价:4100元 购买指数:★★★

适马EX DG 70-200mm f/2.8 APO OS HSM(小黑5)

售价:4250元 购买指数:★★★

2008年3月,腾龙推出了SP 70-200mm f/2.8 Di LD MACRO,代号A001,全焦段最近对焦距离为95cm,创下了同类型镜头的记录。为了实现轻量化,去除脚架环后重量仅1150克。为了吸引眼球,还加入微距,但由于没有超声波对焦马达和光学防抖,残了!

2012年,腾龙推出了二代SP 70-200mm f/2.8 Di VC USD,代号A009,加入VC防抖与USD超声波马达,舍得堆料,拥有多达4片LD低色散镜片。虽说诚意满满,对焦速度也够快,但设计有点脑残,变焦环在前端,扣上遮光罩后基本无法变焦。这个头我短暂用过,200mm端成像一塌糊涂,中心锐度很差。


如果你想买的话,我强烈推荐小龙炮,也就是A025,光学结构推翻重新设计,对焦速度的确非常快,快赶上电磁炮了,更重要的是边缘画质长足进步,70-100mm端的表现已经超过了佳能小白兔,135mm端不如佳能,200mm端表现打了平手。



至于小黑5,四款镜头中,排名最后一位,貌似适马也无心在变焦方面多折腾了。

就这样吧!

我始终的观点,长焦镜头上的投入,最好一步到位!

这不是烧钱,而是在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