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觉泄露隐私的是什么病(造成隐私泄露的原因)

家里的鱼又死了一条,话刚说完还没过半天,打开手机app,一眼望去全是水族用品、活鱼推送。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似曾相识?明明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想要”,没过多久手机上就刷出了你想要的商品推荐。


只是聊个天,APP都能和咱“心灵相通”了?

除了手机之外,很多人喜欢将智能音箱放在客厅、厨房、卧室等地方,这些都是隐蔽性较强而且警惕性较低的地方,在这些场景中,我们可能会谈论很多涉及隐私的事情。如果家里的智能音箱被攻击,那它们就成为了“隔墙有耳”的最佳载体。


2020《App安全意识公众调查问卷报告》中显示,32万名受访者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很反感App的精准推送广告行为,感觉遭到了窥探或偷听。

这么一想,突然细思极恐,以后是不是都不能随便聊天了,万一不小心说了银行卡密码呢

今天,我们就借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聊一聊,使用app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你在下载一款新的APP,安装完成后点击打开,是不是会弹出一系列调用权限的提示,这时候,不要给App开启过多的权限,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关闭应用内“资费相关”与“隐私相关”的权限,如关闭APP中的自动续费服务,尽量不授权访问个人通讯录、照片、麦克风等请求。

据统计,我国境内应用商店数量已超过200家,大部分应用商店都推出了一定措施来保障用户的安全体验。所以,我们应该在正规渠道下载APP,并且使用时减少曝光自己的真实信息、照片、日常记录等内容,不要在非官方渠道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上传身份证,将个人信息做到最小化处理。


另外,现在的很多手机系统出于隐私安全保护考虑,当有应用调用相机、录音机、定位功能时,会在状态栏显示相应图标进行提醒。所以,你的手机如果出现类似图标闪动,应该及时切换到进程中去看看,到底有哪些软件正在运作,并使用了这些功能。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隐私被泄露首先应该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向相关平台提出删除要求;其次,到公安机关、网络信息管理机关报案或投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约束手机APP开发公司的一些行为,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开发者需要自觉遵守这些法律,而我们需也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让非法应用有机可乘,应用分发平台更会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完善审核机制,帮助用户守好“最后一道门”。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信息安全将得到最大保障,互联网的世界将更加绿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