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定存宝是什么(包商银行定存宝是什么意思)

201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5月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作为一家上市城商行,其业务发展挫折值得业内外思考。我们将时间维度拆分为两个板块,一是2017年初以前,其二是2017年至今。从公开信息看,前者周期内包商银行并未表现出过于糟糕的业绩,不良控制尚好。问题可能出在2017年以来传统业务急转直下,这也与实体经济下行大环境有一定关联,但更多的是银行战略与业务选择。

包商银行2014-2017.3不良率在1.7%以下(低于2007年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业不良率5%)

到2019年5月底,尚未查到包商银行2017年和2018年的年报,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不多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按照2018年6月包商银行发布的公告称,将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变动,故而暂不披露2017年年报。这一暂缓就到了被托管的结果。由此可见,包商银行原大股东、管理层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处置危机、引入战略投资的努力。

包商银行被托管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其一,经营风险较大,已不能满足监管层要求。

根据大公国际于2017年10月评级报告,大公对包商银行“15 包商银行小微 01”和“16 包商银行小微 01”信用等级维持 AA+,“15 包商银行二级”信用等级维持 AA,主体信用等级维持 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大公发布的《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17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了包商银行的如下风险:

包商银行资本充足水平快速下降,2017年6月末计提储备资本后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不满足监管要求,未来资本补充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17年以来,包商银行贷款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 不良贷款规模继续上升,不良贷款偏离度较高,资产质量下行和信用风险防控压力依然存在;

2017年以来,包商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

包商银行对同业资金的依赖度较高,且同业负债规模及占比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业务调整压力较大。

其二,业务单一,转型空间萎缩

常理来说,加之监管层三令五申,城商行的经营重点以所在城市为重点。当包商银行资产规模膨胀到5000多亿,西部城市包头的经济发展支撑力有限(2018年GDP2951.8亿元,内蒙古第二,增速6.8%),传统资源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新兴产业不确定因素强。故而包商银行要继续高速发展、抢跑发展、领跑发展,如果将触角限于包头一隅,显然难以如愿,就不得不选择拓展风险性业务,这与银行要求的稳健合规渐行渐远。

从经营逻辑上看,包商银行基本延续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路径,公司金融、机构业务是重点。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服务20%的头部客户(大中型企业、富裕个人),服务占比80%的长尾客户(小微企业、普通公众)则面临着获客难、风险甄别难、操作成本高的挑战。照此逻辑,在传统经济下行周期,包商银行面临可转圜空间小和经营压力大的双重挤压。

其三,优雅转身未果

据财新网报道,包商银行是“明天系”旗下最早、最核心的金融机构之一,业内知情人士称,“明天系”直接、间接持有该行股份超过70%。……近年来“明天系”在市场上多次询价转卖包商银行股份,通过新股配老股的方式提高实际估值和价格,但由于价格畸高,结构蹊跷,最后也未能如愿找到人接盘。

当然,包商银行拓展C端长尾客户的努力并没有终止过,一直在试水互联网金融。可能源于互联网金融的大环境急剧恶化,仅仅是将获客从线下迁移到线上,理财、信贷线上批量化,尚未有彻底的金融科技赋能和变革,也就没有起到白衣骑士的作用。

2014年6月,包商银行上线直销银行小马bank,曾经上线P2P网贷业务。不到两年,小马bank关闭,平移到包商银行-有氧金融平台(类似于陆金所、2345这类理财超市),上线了小马系列理财、有氧668、氧气宝等理财产品,以相对高利率吸引投资者,也可以侧面看出这几年包商银行的资金压力。

以包商银行定期存款产品“氧乐存”为例,2017年上线时一年期定存年化收益高达5%,而其他银行不过1.75%-2%左右。

在金融机构以存贷差为盈利唯一选项时,存款利息成本畸高,贷款用户质量下降,科技赋能滞后,找不到突破口,就可能陷入借新还旧庞氏骗局和经营危机。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批量获客、交叉营销、精准服务长尾客户

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加便捷、低成本信息交流,使用户快速大量聚合,信息传播边际成本、基于社交和协同共享的销售成本将趋零,大面积铺设线下网点的传统运营、分销模式面临被颠覆。

随着消费场景、消费行为、消费偏好、细分消费群体日趋复杂,以网点为显著特点的线下模式已经不合时宜,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智能设备等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和迭代,金融运作已从营销驱动到金融科技驱动、互联网驱动,其高效、精准、实时、锁定、低成本等价值优势凸显。金融科技甚至成为一些新兴金融机构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利器。

不少传统金融机构也将金融科技赋能作为主战略、主战场。例如,有着“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2017 年提出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总行未来科技背景出身人要达到30%-50%,对标企业就是金融科技公司。”2017 年11 月,招商银行发布“招商银行APP6.0”,将所有时下最流行智能技术融合进去,包括人脸、指纹、声纹识别、智能投顾、智能风控、AR 技术等。

对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而言,金融科技赋能的关键是C端战略破局,做大长尾客户的规模效应,积跬步致千里,地方性金融机构拥抱金融科技的现实路径:数字化 线上化 外部合作破局,重点解决广度和精度问题。

以10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为例,其消费、理财、创业、经商等金融服务空间可以达到2000亿以上(人均20万底线测算)。

其一,大数据应用:深耕存量用户的数据价值,产品创新、精准营销和风险控制。

其二数字化、线上化:网点、渠道、服务、业务扩张数字化和信贷业务申请征信审批风控线上化。

其三,前瞻性创新采取跟随策略,避免技术盲目崇拜,应用成熟技术:批量扩客、交叉营销和提升用户体验、黏度。

号外

2019年7月26-28日在杭州举办“应用创新与平台构建双轮驱动下金融科技赋能地方性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和公司金融融合创新专题研修班(智慧网点、智慧银行、开放银行)”。本课程以知名实战专家面授+知名企业考察(金融科技头部企业与浙商银行或者杭州银行)的形式,从战略、模式、案例、工具、风控、产品、人力、营销等八大模块着手,直接为学员提供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全流程中的核心操作环节的解决方案;深刻剖析金融科技发展现状、趋势并解读相关政策,分析金融科技赋能真实案例,为学员提供专家答疑、建议和对策工具,实现一次课程解决金融科技赋能的系统问题!(咨询热线:18612399807)

作者简介

刘洋研究员,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消费新时代与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专家,广义消费金融、消费新时代、消费区块链等理论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畅销书作者,《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实战理财:让你的财富滚起来》《股民随身宝》《区块链金融:技术重塑金融未来》《2016浙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等10多部消费经济、普惠金融畅销书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新闻媒体聘任的专家顾问、研究员、兼职教授、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承担各类研究咨询智库项目200多项,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财经、中华工商时报、经济等几百家媒体转载、采访和报道其学术观点,培训、演讲500多场,学员百万人次。(咨询热线:18612399807、13980558726、1337173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