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之后炒什么(炒房之后炒什么呢)

炒房的人的确越来越少了,但他们不是从良了,而是改炒车位了。

大概3年前,国内那些炒房的玩家中,一批聪明人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车位上。既然不让炒房,那就炒车位吧。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根本没人在乎停车位。因为那时家里有车的人是极少数,根本用不到。而如今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辆。相当于中国14亿人口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拥有一辆车。同时,我国的城镇住房自有率超过95%。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城市中有房的家庭中,几乎每两户就有一户是有车的。这就意味着,停车位已经成为了买房时必须的配套硬件。

不知不觉中,停车位的投资价值丝毫不亚于房地产。

世人只知道买房不会亏,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汽车已经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常用物品。

在70后眼中,电脑是奢侈品,结果电脑已经人手一台,不少人现在已经一台台式电脑外交一台笔记本电脑。

在80后眼中,手机本来是身份的象征,而如今,每个人使用的恐怕都不止一台手机。而且,手机一般用个3年左右就会换新款。

在90后眼中,汽车象征着生活品质,相信再过不久,汽车也会像电脑、手机那样非常普及。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资需求在不断升级。如果没有发展的眼光,自然看不到机会。

停车位是当前最具价值的资产。2019年,杭州有一个业主豪掷5000万买下了自己小区400多个车位。然后,他把这些车位租给小区的其他业主。短短三年时间,车位租金就从240元/月涨到450元/月,车位售价从16万/个涨到了20万/个。也许有些人会看不上车位的资产涨幅,但你自己想想,这三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有什么项目能有这样的资产溢价率吗?这不是个例,全国多地都出现过个别业主一口气买下小区几百个车位高价返租给其他业主的案例。

如今,在不让炒房的大背景下,炒车位的人越来越多。因为现在买房的用户中,多数都需要考虑顺带买个停车位。

炒车位肯定赚钱,这个不用多想。问题是,既然炒房要管,炒车位为什么就不管呢?房子是用来住的,车位又何尝不是用来停的呢?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楼盘对外出售时都附带有车位可供选择,想买房的可以自由选择。但问题是,现在很多楼盘是在城市偏远地区,住宅与办公地点相距很远,没有一辆车只靠公交地铁上下班,中间时间成本实在太大,更何况时不时还要加个班。买房不买车位犹如吃饭没有配菜一样。

对于这种明显倒卖投机的行为,为什么没人管呢?因为这种行为没有违法。或者说,有人打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旗帜钻空子。

从法律上看,对于车位的相关法律处于空白状态。没有任何法律条款明文规定限购限售车位。

一般而言,车位归属于物业,可以出售、出租。只不过,小区所有业主都享有优先权。这就是说,车位是可以对外出售、也可以对外出租的,没有任何限制,小区的业主们无非能有限购买、有限租用。关于这一点,其实很累赘。因为小区内的车位本就是给小区业主使用的,如果小区外的用户使用的话,会对小区安全造成危险,居委会将无法管理。

因此,对于个别业主买下大量车位的行为,没对应的关法律规定,他们的行为不违法。

不过,因为他们的行为,给其他业主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即使在一个小区内,也是有贫富差距的,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车位。不能只考虑有钱的业主而忽略有困难的业主需求。

要解决炒车位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补全法律上的空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现在对房地产什么政策,对车位也就什么政策。如果要简单高效的话,只要出台一条政策就行——对于车位管理办法直接参照房地产管理办法。

住宅小区停车位最开始一定是掌握在房地产开发商手里。从开发商角度而言,当然希望越快变现越好,谁与买家是谁他们根本不在乎。虽然有规定说小区业主优先,但也没说一个人只能买几个车位。开发商只在乎能不能拿到钱。至于车位卖出去之后的价格怎么变化,就与开发商无关了。所以,如果要从源头堵住问题的话,还是要从房地产开发商这里下手。不仅如此,对于车位的售后流通环节也有必要考虑把房屋产权和车位产权合并的选项。

此外,有必要考虑增加车位的交易流通成本。目前,现有的二车车位交易规则中,需要缴纳营业税5.6%、契税3%。除此以外,车位转让还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如果涨幅100%——200%,纳税额为增值部分50%;涨幅在200%以上,纳税额为增值部分的60%。为了扼制炒车位的氛围,这些税率及税基可以进一步提高。

炒车位合法但不合理。资本只想着割韭菜,资本不会在乎民生。这种情况下,法律就变成了不可或缺的强制力量。没有什么法无禁止即可为,否则就会乱象不止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