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对什么(悲观对什么反义词)

叔本华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但是奇怪的是,在晚年叔本华的著作里面,我们常常能读到温暖和直击人心的文字,充满了人生的智慧,而相反,尼采是一位积极主义者,他赞扬生命内在能量,鼓励活出真正的自我,但是尼采的人生无疑却是痛苦的,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明白了底线,反而能在“向死而生”中获得某种积极的力量,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叔本华在《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中说,:“生活幸福”就是指“生活不那么不幸福。”,生活的本质不是追求幸福,而更在于避免痛苦,这是积极悲观主义者对生活的态度。


之前,韩雪曾在一次TED演讲中说,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做最坏的打算,设想出现的各种结果,然后积极地去把事情做到最好。积极的悲观主义的关键在于,不专注于结果,甚至不报任何希望,而只专注于过程本身。

人生为什么注定是悲观的?叔本华在他的晚年的随笔集中,讨论人生的痛苦和悲观的话题。在叔本华看来,人生的底色是痛苦的,痛苦不是幸福和快乐的反面,增加幸福和快乐并不意味着降低痛苦。叔本华说,痛苦具有肯定性,而幸福和快乐是具有否定性的。

首先,痛苦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生离死别,疾病和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是非常真实而具体的,具有确定性,而相反,幸福和快乐却常常带有某种虚化的感觉,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或者身处幸福之中时,我们常常不自知。就像我们常说的:你生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幸福和快乐对我们的感觉并不太真实和确定。叔本华认为,幸福和快乐否定性的,即便是我们能感觉到,也是对痛苦的短暂远离和遗忘。


其次,人具有想象力,这虽然是人在智力上的优势。但想象力是欲望的来源,正因为想象力,我们才能想象更远的未来,让我们产生了“希望”,而动物则没有这样的希望,我们能想象自己拥有更多的东西,拥有更好的未来,而这种想象力会产生对未知的欲望,而欲望的不满足或者暂时无法满足,会让我们产生痛苦;另外,想象力也加剧了人的痛苦程度,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因此凭空多了很多对未来的忧虑和恐惧,而动物则没有这样的烦恼,它们只注重眼前的需求,而不会产生过多的欲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三,人具有反省能力,这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之一,但叔本华认为,反省能力就像是一个苦乐的浓缩器,他会让我们对过去的错误、失败、挫折和痛苦记忆犹新,而对于动物而言,痛苦都是现时的,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他们不会生活在过去的恐怖和阴影里面,动物的反省能力非常有限。动物有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和心平气和。


叔本华说,我们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来自于意欲或者说意志。而意欲在人身上表现形式就是欲望,尼采赞扬人的意志,提出了超人哲学,放大了人的欲望,带来心灵的剧烈波动,因此也带来了痛苦,而叔本华深刻地认识到了意欲的危害,因而想尽办法克制自己的欲望,因此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叔本华批判乐观主义者,他认为乐观主义把生活表现为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认为幸福和快乐是人最根本的追求和目的,并且认为这样的目的是正当和合理的。一旦有了这样的观念,当我们遭遇了痛苦和不幸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受到了极大地打击,甚至是让我们失去生活的目标,这很容易让一个人活成悲观的积极主义者。

而相反,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他们承认风险、失败和痛苦的必然性,而且选择接受现实,就像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承认人生的荒诞性一样,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好了,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