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码多少转(40码多少转速才正常)

高尔夫之7:切杆,切杆是推杆的延续,中长距离切不好问题在哪?


切杆分30码之内的果岭边切杆,30-70码的中长距离切杆,和70码以上的挖起杆。


70码以上基本是60度、56度、52度、50度、48度挖起杆的全挥杆了。因为所有杆的打法都一样,所以,挖起杆也是一样的,人水平方正的转身,腰胯近水平扭转,杆头走高速公路通道,用腰胯之力转身挥杆击球。


很多人挖起杆打不好,是因为如同推杆一样,他们觉得这支杆很短,很容易控制了,没有用腰胯之力去打,更多的用肩之力去打,甚至用手之力去打,故障率自然就很高。力源不对、发力不对,作为球类运动的高尔夫,自然打不好。任何时候,都要用腰力去打球,用腰胯转身上杆,用腰胯转身下杆,转肩是假象,不要被误导。


30码之内的果岭边切杆,主要用于救球,需要切到离洞杯2码之内,才能确保把球救回来。所以,距离的控制很重要,而距离的控制就一句话“切杆是推杆的延续”,就如同用杆头摆动的幅度控制推杆的距离,加大杆头上杆幅度就变成切杆的上杆幅度去控制切杆的距离了。所以,切杆的每2码距离的上杆幅度的细微差异球员要通过不断地下场找出感觉。


果岭边30码之内的短切打不好,主要是两点:力源不对、球位不对。


果岭边切杆,无论距离多近,哪怕只有3码,也得用腰力切。很多人觉得距离很短了,用手发力去切球,用手去捞球,肯定就100%出问题。还有的人受到肩旋转的误导、固定肩手形成的挥杆三角形,转动肩膀去捞球,同样失败率很高。所以,力源不对,击球的稳定性就很差、故障率就很高。无论多近的距离,哪怕只是3码的切杆,力源都是一样的,腰胯之力,用腰力去切球,肩手要卸掉,肩手不能发力,尾巴不能发力。


还有一个问题是球位不对,这个问题主要是教学误导的,基本上所有教学都在教你把球位放左脚,教学的教错了,学球的又不能去自行甄别,导致果岭边切杆状况百出,青蛙跳、剃头、啃地、砍飞,各种情况都有。果岭边切杆,球位在左脚是假象,因为开放式站位后,在右脚的球位看起来好像在左脚而已,这是假象(《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切杆的道与术)。


当然,还有站位也教错了,很多教学教你并拢双脚,导致球员下盘晃荡,下盘不稳定,自然切不好球。


果岭边切杆:

1、正常站好位,球位靠右,右多少,试挥的时候用打痕来判断(《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球位)。

2、左脚退后1/4、1/2或者1个脚位,形成开放式站位,具体退多少,看球道的软硬程度,如果球道很硬,开放式站位就小一点,如果球道比较软,球架在球道草上情况比较好,就可以正常的开放式站位。

3、球位靠右,左脚退后一步形成开放式站位以后,球位好像在左脚,这是假象。球位在右脚,不要被假象所误导。

4、腰胯转身带动球杆转上去,腰胯转身带动球杆下来,用腰力切球。

5、杆面正对目标方向,杆上多少,跟推杆一样,通过上杆幅度去控制切击距离。推杆要求控制在1码误差之内,切杆要求控制在2码误差之内。

6、至于站位站多宽,没有机械的说法,没说果岭边切杆人要站窄一点还是宽一点,你只要确保挥杆的通畅,同时确保下盘的稳定,站姿的宽窄是根据现场情况变化的,没有定数。很多人站得窄窄的,双脚并拢切杆,那肯定是教练这么教的。下盘都站不稳,摇摇晃晃,杆还怎么切呢?

7、球杆要握短,一般在卡脖子位置,具体握到什么位置,你感觉球杆在你手里面很“锋利”,身体转身时能确保很好的杆头速度,力道能通过杆头通畅地发出。

8、还有,果岭边30码是救球,需要距离的精准控制,就如同推杆一样,距离的精准控制就要用意念(image),不能单单靠挥杆幅度,要用意念去打球,球的落点要在脑子中,盯着球的落点,盯着球想要的落点位置,用意念去驱动挥杆,球才能大概率落到你想要的位置。


为什么果岭边40码之内的切杆要开放式站位呢?主要是利用身体的本能来实现杆头的加速。《高尔夫认知体系策略心法》中讲了:打球的终极要义是“任何时候,确保杆头加速击球、杆头不失速”。40码之内的短切,因为上杆幅度小,人的下杆转身会不充分,容易造成杆头失速。所以,形成开放式站位后,利用人身体的本能,这样杆下来的时候,左边开放式的身体会带着球杆往左边走,形成转身送杆的充分,确保“杆头加速击球、杆头不失速”,所以,要开放式站位就这么个目的。如果你平行站位,因为上杆幅度小,下杆人的转身送杆就会不充分,就很容易造成杆头失速,球就切不出去。


所以,切杆是很简单的事,切杆切不好,是因为力源不对、球位不对、站姿不对,三个东西都不对,球还怎么打?


那么,40-70码的中长距离切杆,是最让业余球员恼火的。因为球包中只有14支杆,基本上70码之内都是靠一支杆来打,得靠上杆幅度来控制切击距离。很多时候5杆洞两杆攻到果岭边剩余60码,结果60码上果岭却切短、切飞,活生生打出+1甚至+2出来,很让人懊恼。为什么40-70码的中长距离切杆出问题?问题出在“下盘”!40码之内的短切,上杆幅度很小,你下盘必须转,杆才能转得上去,所以,你的转身很方正,没问题。40-70码的中长距离,这时候有上杆幅度了,有大的上杆空间了,挖起杆又很短很容易举上去,你就很容易没有方正转身的上杆,没有下盘转而只有上盘转甚至只有尾巴转的上杆,用肩上杆、用上半身上杆,下杆时球砍下来就很不稳定,打短、砍飞、啃地、打深,状况百出,最后打得你有心理障碍了。40-70码的中长距离切杆打不好、打不准,问题基本都是出在下盘没有方正转的问题,但基本没人会在这里找原因,所以一直打不好,甚至是心理障碍,一到这个距离就脸红心跳、听天由命。


40-70码的中长距离切杆:

1、正常站好位,球位靠右,右多少,试挥的时候用打痕来判断(《高尔夫认知体系技术图解》球位)。这时候,因为上杆幅度比较大了,下杆时身体转身会比较充分,所以不一定还需要开放式站位了,基本上正常平行站位就可以了,当然适当开放一点点更有利于下杆时充分地转身送杆。

2、下盘转推着上盘转,下盘与上盘联动,实现人方正地转身,杆头走高速公路通道上杆。

3、方正转身完成,扭转的腰胯释放带着肩手带着球杆下杆击球,肩手要放松,用腰力击球。

4、上杆幅度基于自己的经验,杆头上多少,到腰部高度、到肩膀高度,还是到哪里,每5码一个高度,中长距离的切杆基本就是控制在5码误差范围内。


这就是《高尔夫之7:切杆,切杆是推杆的延续,中长距离切不好问题在哪?》。希望你尽快把原来错误的力源、球位、站位调整过来,业余球员很少遇到要打球位放左脚的高抛高吊球,你偶尔打一次也打不好,玩玩可以。球位放左脚,打开杆面,56度全挥,球出去只有10来码。


基本上所有看过书或者切杆的道与术的文章的朋友都能在切杆这里受益,希望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