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靠什么(法国经济靠什么支撑)

200年前,列强为了打开这个4亿人大市场,不惜用船舰利炮逼迫放开市场。200年后的今天,他们却想方设法要割裂。一放一收,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年是因为自家商品滞销,现在担心的是地位被挑战。

最新的贸易数据显示,5月全球各大经济体几乎都在逆差。从欧洲到亚洲,全部沦陷为逆差国。而中国,却依然保持顺差。2022年1-5月,中国顺差总额为3000亿美元,同比2021年增幅为50%。

但是,大家却感觉到经济很差。从事外贸的抱怨订单不足,而从事一般生意的也感叹大不如从前。于是,很多人就会腹黑一把,数据造假!还有一些人认为,贸易顺差赚的都是废纸。众说纷纭,好不热闹。

到底怎么回事?

数据造假?不可能

海关数据涉及到退税等政策,这个造假代价太大。所以,进出口数据比较可信。也就是说,出口作为一架马车,还在为经济做贡献。

1934年的中国,当时还是半殖民地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年年贸易逆差的经济体。而当时的贸易逆差,代表中国消费能力很强?答案是否定的,恰恰证明中国民族工业落后。而民国时期,进口最多消耗财力的大头,大家不用想都知道是军工。


一般工业品都依赖进口,何况高精密的军工产品。各大帅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巩固地盘,招兵买马添加武器装备就是头等大事。因为部队就是地盘,是大洋和小老婆的保证。那个年代,列强最希望中国一直乱下去,这样才有生意赚大把的钱。

顺差,对于工业国来说,就是综合实力的象征。逆差则相反,民国时期为什么一直逆差?就是综合实力差,并没有其他解释。

5月的数据,工业国全部逆差差,而中国城了一个异数。

德国5月逆差,这是30年的首次,金额为10亿欧元;法国,逆差60.1亿欧元;英国,逆差155亿美元;日本逆差178亿美元;韩国17.1亿美元;美国,855亿美元。

前段时间被国内公知吹上天的越南,这个号称要把中国代工替代完的亚洲新星,竟然出现了17.3亿美元的逆差。这,让那些公知情何以堪?

我上个月就说过,美联储的加息,会让越南出现逆差。不信,咱们走着瞧。短短一个月,就应了我这个论断。

国际贸易来说,逆差和顺差相加为0。这么多的逆差,到底谁在赚钱?

2.资源国,大赚

越南和印度,是当初公知认为可以完全替代中国制造的。各种分析一大堆,我当初就给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俩承接困难重重。

5月的数据来看,越南逆差不难理解,印度逆差就有点失望了。印度逆差竟然有242亿美元,众所周知俄罗斯的能源,他们是赚了不少差价的。客观的说,欧洲的逆差,印度是有参与分钱的。


只能说明,印度的路还很长。要不是俄罗斯的能源,他们这次的逆差不知道有多大。

真正这波赚钱的,属于资源国。地缘冲突导致的原材料涨价,造就了资源国大赚。涨幅成倍或者几倍的价格,让家里有矿的都大发洋财。最有意思的是,这一轮原材料涨价,是发生在美联储加息控制需求的背景下。工业国捏着鼻子进口,资源国开心的出口。

工业国全部逆差,因为资源涨价消耗了利润空间。但是,为什么中国作为原材料进口大国,竟然还能保持顺差呢?

数据不存在造假的情况下,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生产效率提高了。

欧美深受通胀痛苦,自己生产价格高企,那么中国产品输入,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手段。谁都知道,中国的商品性价比高。

至于为什么大家觉得经济不好。效率提升这里就有答案了。

一个手工打铁作坊,永远战胜不了流水线。同样生产一把菜刀,对比之下就明白售价和就业的道理。一个打铁作坊倒闭,从业者失业;流水线招工,用不了那么多人去生产。所以,倒闭了一大堆打铁作坊,造成了相当部分人失业,但是流水线生产总量提升。

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但是失业企业增加,此时作坊从业者需要转型。

当下的主要问题,享受了时代红利的地产相关产业……

此处不展开,自己去脑补吧。资源国赚钱,是美元的滑铁卢。工业国亏钱,如果不迅速逆转,传统强国就会带来什么?

有人说美股还会很好,这个我真的不相信。每次反弹,大家珍重吧。

今天话题结束,下面是资本市场分析,不喜欢的划开。

3.关于股市

上面的话题,大家可以看出一些逻辑。真正赚钱的是顺差贡献者,这些才是一些确定性方向。

技术上来看,目前的上证,走势已经很清晰了。下周,应该会有非常好的表现。因为高点已经确立,60分钟二次确认完成,现在还有人去奢望上4000的?年内别想了,只要低点不要过分就行。

我的系统高速我,下周会有急跌演绎。希望不要太过分,否则会让很多人受不了。这波反弹确实狠,尤其新能源汽车方向,逻辑其实造就讲过。这里面有中美的大战略,如果说多数领域对抗的话,这个领域两家是方向一致。

但是,此时也没必要去追了。倒不如,去看看医药相关。

猪肉近期起来的不错,第一次强势的时候就说过,别追高等调整下面吃。最近的猪肉调整几天就反攻,走的还是很牛。但,这会一直管控的。毕竟猪肉,对CPI的影响太大。上周央行一直在收水,逆回购方向大家注意下数据。

周末,大家注意到疫情又有零星发散趋势。这些都不是什么好消息,指数的调整已经箭在弦上。

这一波很多人忘乎所以,其实每一次顶部都如此,不过这波做的更逼真一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就怕……

以上纯属胡蒙,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