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客币是什么(币客币是什么)

名片是现代人的交际工具,古称“谒”、“名刺”等。名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西汉时,名片是用竹木做的,称作“谒”。

从名片的使用上可以看到古代交际场上普遍存在的钻营巴结、暗通关节等丑恶现象。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讨好权贵,想尽办法,甚至在名片上做章。据《啸虹笔记》载,明代有个姓茅的官僚,为了巴结权贵严嵩,“每谒严嵩,用赤金镂姓名缝红绫作柬,嵩以为尊之也。”又据朱国祯《涌幢小品》记载:“张(居正)江陵盛时,谄之者名帖用织锦,以大红绒为字,而绣金上下格,为蟒龙蟠曲之状,江陵见之嘻笑,然不以为非也。”张居正夺情秉政期间,“门生上谒者多用白刺,以示亲昵”(《暝庵二识》卷二)。因为张居正“不通贿赂,独好尊大,故人以此媚之”(《陔余丛考》)。

显然,这是一种投其所好的献媚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贿赂,完全可以达到巴结讨好的目的。对于这类曲意逢迎的人,清官海瑞是很为警惕,并且一概拒之的。据《迪吉录》记载:“海瑞为南冢宰,有币物为贺者,皆不受,名纸用红帖者,亦以为侈而恶之。”这就比张居正高了一筹,既不受礼,也不吃“拍”。明清时,利用投刺拜客之机拉关系、钻营投机的情况,在社会上是很普遍的。有一首《都门竹枝词》对此做了揭露:“大字职名笔画工,门前投递纸鲜红。都镌拜客无他用,关节曾防暗里通。”可见在那些身带制作考究的名片,到处“投刺”拜客的人中,有不少是暗通关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