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股份是什么意思(扶贫股票什么含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西峡作为河南省30个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之一,着眼于扶贫资产提质增效,创新集体扶贫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激活现有资产潜能,念好“增效经”,为平稳有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出了西峡答卷。

公司化运营,精准扶贫资产管理。“还是县里想得周到,光伏发电村里没人懂,设备维护就成了问题。现在有了公司兜底,我们这心里也踏实了。”后塘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定均感慨地说。后塘沟村是该县最后一批脱贫摘帽村,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该村2018年投入24万元建成光伏扶贫发电站,实现村集体年收入2万多元。可在李定均心里一直有一个担忧,光伏发电是新兴产业,如何才能保护好、管理好、维护好现有产业,从而保证收入稳定,李定均所担忧的正是今年该县集中攻坚的难题。

光伏发电作为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县光伏产业规模达8760兆瓦,大小电站909座,分布在全县不同区域,产业规模大、站点多、技术人员少、维护难度大等问题成为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拦路虎”。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该县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引入志工新能源服务公司负责全县光伏产业经营管理,推出保底收益的管理模式,保证每个村集体年保底收益3万元,每户收益2000元,其余收益归公司所有,充分调动了运维公司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做到问题有人管、设备有人看、资金有账查。以工代训,在当地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实现光伏产业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经营。

光伏产业只是该县对扶贫资产创新管理的缩影。以保运营、保管理为目的,该县基础设施类和公益类项目,分类成立运维公司,创新机制建设,明晰产权管理,实现各类扶贫资产有机构管、有专人管、有资金维护;以保产业、保发展为目的,对中华蜂、奶山羊、山茱萸、香菇等产业经营类项目,通过县内龙头企业实施“四保”模式,保托管协管、保教技术、保技术员待遇、保产品兜底销售,推动产业经营类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股份制联营,放大扶贫资产效能。菌、果、药是西峡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冷库在储藏运输、适应市场、规避风险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脱贫攻坚期间,我县共建立村集体冷库138座,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发现了村集体经营水平低、竞相杀价甚至闲置无收益等问题。”西峡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刘德林说。

针对这些问题,西峡县成立扶贫资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对外统一经营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积极引导乡贤能人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义务,保障各方权益,解决项目效益低下、闲置及合同纠纷。在专业公司全面代管的基础上,将集体扶贫资产统一打捆,以公司为依托,以已有固定资产做担保,政府按照1∶10注入贷款风险金,引入金融活水,持续壮大集体经济,推进扶贫资产滚动升值。

在丹水镇朝阳村,为了改善入住条件、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对象,在保证原有公益性的同时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引入社会资本承包经营,对“空巢”老人实行有偿入住,不仅实现村内“空巢”老人家门口养老,也解决了幸福大院入住对象少、资产浪费和政府投入不足、服务人员少等问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保障。

据了解,2021年以来,西峡县累计投入3.45亿元对1106个扶贫资产项目分类落实提质增效措施,全县经营类扶贫资产年累计增加收益1700万元,收益率保持在13%以上。

“扶贫资产体量庞大,类别繁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着相当的困难。但同时,用好扶贫资产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步,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挖掘扶贫资产潜力,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探索。”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如是说。

特约记者 刘禾 通讯员 李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