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事件是什么(315事件是什么事件)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而每年的3.15都是一面“照妖镜”。

你花重金给直播打赏过吗?

你网购买货被坑过吗?

你被借贷平台的名义年利率忽悠了吗?

你被网上评价、经验欺骗过吗?……

接下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的“315”都揭露了哪些黑幕呢?又有哪些重点呢?

01

直播打赏要理智

直播打赏大家众所周知。然而,在直播主播的背后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运营公司,他们极力想把受害人的钱和情感当作“掌中玩物”。

这些直播运营多为男性,通过冒充女主播和粉丝聊天、互动,使用话术引诱受害人持续到直播间打赏。这些运营团队靠着打擦边球、强刺激、重迎合,无节制地掏空粉丝们的钱包,将直播变成了欺诈和敛财的工具。

警方提示

1.观看直播应正规、合法的直播平台。

2.网络交友需谨慎,谨防落入对方设置的“桃色陷阱”。谨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网警普法

根据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八条有关要求,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遵循社会公序良俗,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对利用网络直播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02

网络购物需谨慎

直播电商这几年都是风头正劲,但部分商家利用大家想要通过厂家直销渠道买便宜货的心理,在直播间层层设套,看似是给消费者让利,实际上让受害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主播在直播中捏造工厂主身份,通过以次充好,错误引导材质销售产品,编造工厂价、捡漏价忽悠受害人下单,甚至不惜在直播间表演双簧砍价、走私、偷渡等狗血剧情。实际上,他们这一系列闹剧就是为了掩盖价格虚高、品质低劣的真相。

警方提示

1.网购时请选择正规的直播平台,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2.在网购时要对直播带货主播宣称的销量、使用效果、材质等说法谨慎对待,不轻信所谓的工厂价、捡漏价等话术。如发现被骗后,要及时报警求助和向平台举报。

网警普法

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八条有关要求,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不得营销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对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直播营销人员或组织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3

网贷小心被套路

互联网贷款因为门槛低、申领到款方便等因素受到很多消费者喜爱。然而在便捷的外衣之下,大家往往容易忽略其中的信用风险。

网贷平台在一开始会以“高额度、低利息、下款快”吸引借款人借款,在引导借款人完成相关流程下款前,利用借款人借款心切的心理,又突然提出砍头息、手续费、会员费、逾期费等“隐藏条款”,“套路”或强迫借款人支付高额费用。

网贷平台还会通过混淆“名义年利率”和“实际年利率”的方式诱使借款人在平台上借款,导致借款人需要支付远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息。

警方提示

1.在选择贷款机构时,一定要注意核实贷款公司有无贷款资质。应选择银行或者其他正规渠道进行借款。

2.申请借款时一定要仔细审查相关条款,尤其要关注真实的借款额度、借款期限,是否有“会员费”“头息”“服务费”等隐藏条款,以及借款协议内容与实际借款、还款事项是否一一对应,并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报警。

网警普法

我国《民法典》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另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04

口碑营销辨真假

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往往需要参考一下其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但是,在搜索引擎、问答平台、口碑网站上,很多的知识信息却被不法分子操纵。所看到的问题和答案,很多都是由口碑营销公司冒充真实用户做出来的,有些甚至是系统机器人通过关键词爬取多篇文章“东拼西凑”成的答案,大量垃圾信息让网民难断真假。除此以外,在利益的驱使下,口碑公司会通过篡改标题,左右搜索结果、404处理等方式为产品编造虚假口碑,误导消费者。

警方提示

1.浏览网页信息时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伪,正确看待网上的观点、建议。

2.面对网络信息中出现的明显为一套话术模板的内容,或者带有产品推销、广告推荐的内容时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网警普法

任何个人和组织实施非法删帖、网络诽谤以及发布、传播违法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将涉嫌触犯《网络安全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来源: 警民直通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