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为什么不做自营(阿里为什么不做自营物流)

京东和天猫

阿里京东两强相争

阿里和京东作为电商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曾经备受关注,特别是两者对于电商发展的理解不同各自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阿里选择轻资产的流量运营模式,所有商家都可以在上面开店,而阿里则通过流量的分配来掌控自己的电商业务;京东则是重资产的供应链运营模式,以自营为主的京东通过构建仓储以及物流体系打造了自己的电商壁垒。

在初期的竞争中阿里由于前期投入较少的原因使得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开店免费流量收费的策略获得了大量的商户,成为了国内电商业务的领导者;而京东的重资产模式在早期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来打造仓储和物流体系,因此在规模和利润上始终落后一筹。

刘强东和马云

在电商领域的领先更是让马云志得意满,在2015年的一次讲话中,马云对于京东的评价可谓毫不留情:

“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强,而是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你知道京东现在多少人吗?5万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长起来的,现在才23000人。收购加起来是25000人。”

“现在京东5万人,仓储将近三四万人,一天配上200万的包裹。我现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万的包裹,什么概念?中国十年之后,每天将有3亿个包裹,你得聘请100万人,那这100万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试试?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关村和淘宝,它自己网上不可能这么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去碰京东。别到时候自己死了赖上我们。”

阿里将开设自营旗舰店

但没想到市场的变化证明马云终究在格局上输了一筹,2月16日多家媒体爆料,阿里将正式开设天猫自营旗舰店并从数码3C品类开始推进,一贯以轻资产为主的阿里终于要开始学习京东了。

京东

京东模式逐渐开始发力

不可否认阿里早期的轻资产模式确实降低了成本,同时免费策略也吸引了大量商家的进入,最终形成了由中小商家组成的淘宝体系以及由大商家组成的天猫体系。此外阿里还通过封杀微信、蘑菇街美丽说等导购网站,让流量牢牢把持在阿里自身手中,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商业流量闭环,流量构成了这个商业体系的基础,阿里则成为了流量的唯一掌控者,所有商家想要流量都需要从阿里处购买。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轻资产模式之下阿里最大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那就是缺少商业护城河——商家既可以在阿里这里开设店铺,也可以在京东、拼多多等其他电商网站开设店铺,如今拼多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里的流量费用太高了。

京东物流

而京东物流的快速发展也让马云当年的预言彻底落空——在面对物流领域上,马云可以说犯下了巨大的失误。从成本上来说,马云只是单纯对人力成本进行了叠加,却忽略了科技进步能够带来的巨大提升,通过智能仓储系统以及全自动化分拣系统,京东物流不但高效完成了任务,也实现了独立上市;从规模效应上来说,京东物流也为京东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加成,在所有电商中京东的物流以及服务毫无疑问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极大的加分项。

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

阿里为何开始学习京东

随着阿里决定成立自营旗舰店,这也意味着阿里电商模式的重大颠覆。为何阿里要学习京东?

第一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用户从以往单纯的电商购物转变为愿意为服务进行消费,电商逐渐从单纯卖货转向为服务+销售的双重驱动模式,阿里自营电商的建立就是为了在“服务”领域进行开拓。

阿里的市场份额被逐渐侵蚀

第二点面对京东自营的高速发展,天猫应对起来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从价格来说由于流量费用的高昂,天猫完全不占优势;而从服务层面来说又明显落后于京东,带来的后果就是阿里电商的份额出现明显的下滑。

第三点则是拼多多以及越来越多短视频领域的新玩家开始进入电商领域,阿里电商没有护城河的缺点日益突出,阿里亟需在电商领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最后则是重资产模式未尝就是错误的,特别是在共同富裕成为社会共识,提供给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人享受到电商高速发展的红利也成了一种责任。

流量是阿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自营业务开启后阿里面临的难题

阿里2021年净利润高达1503亿,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流量收入,流量可以说是阿里电商的命脉。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新用户增加的放缓以及头部直播带货主播的出现,中小商家的流量已经日渐稀少。而阿里自营的到来无疑意味着中小商家的自然流量将再次减少,这对本来就十分困难的中小商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时自营业务的出现对于天猫上的大商家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噩耗,阿里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无疑会对现有的阿里电商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以往是花钱买流量,如今不但要花钱买流量还要面对阿里自营的冲击,对于大商家而言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何平衡现有的流量体系和自营的关系将成为阿里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家看好阿里的自营之路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头条号区块前沿科技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