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五部脑是什么(脊椎动物的五部脑)

如今,许多人对舍利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舍利也分很多种类,珍贵程度也有所不同。

其中一种是高僧大德圆寂后,将其遗体经过处理后保存下来,称为肉身舍利。

河北定慧寺就有这么一尊辽代高僧慈贤三藏法师的肉身舍利,历经千年而不朽,容颜鲜活,骨组织、肌肉纤维等都很完好。

最不可思议的是,千年之后,他的大脑竟然还在。

肉身千年不腐的奇迹

2017年7月8日,河北省邯郸市的定慧寺将寺内供奉的高僧遗体捐赠给国家。

在捐赠仪式上,来自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的副主任医师武永庆,受邀用X光线仪器对慈贤法师的遗体进行了现场检测。

在各界人士的瞩目之下,历经千年的慈贤法师端坐在现代科学的仪器后面,身披佛衣,金光灿灿,面容栩栩如生,眉目嘴角之间甚至带着慈悲的笑意。

这样肃穆而又神奇的场面让人不禁心生恍惚,仿佛穿越了时空,一千年前的高僧和今天的科技文明在这里不期而遇。

当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在场的人忍不住惊呼:“大脑还在!”

透过慈贤法师身上厚厚的香灰和金箔,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他的牙齿、骨骼、大脑组织等等。

武永庆医师也很震惊,言辞中难掩兴奋:“看到的是一个基本上正常人的骨骼,上颚的牙齿、肋骨、脊椎都非常完整,包括关节的结构都非常好。”

而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体检现场显示:慈贤法师的大脑还存在!

自古以来,佛教的高僧大德留存下不少的肉身舍利,但要找到一尊保存完整、骨骼齐全、头部为真的肉身菩萨,仍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

从事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研究的考古学家梁永鉴,在研究六祖慧能肉身舍利时曾说,头部是最不容易保存的,因为大脑非常容易腐烂。

他表示,比如明代憨山和明代丹田的头部就不一定是本人真实的头颅。

定慧寺的住持佛光禅师,也出席了慈贤法师肉身舍利的现场检测活动。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作为我们佛子来说,是不想做这样一个检测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深信,老祖(通过)这个修行,肉身不坏是真实的。但是为了让大众、社会更接受这个佛法所带来的生命奇迹,这种现实,我们就做了这么一个小小的活动。”

佛光禅师出家之前是学医的,他表示,他也是第一次看到慈贤法师的身体内部,非常惊讶。

佛光禅师说:“他完全是呈现出来当时他圆寂那个年纪的状态,这一千年来没有什么老化的痕迹。”

武安市文广新体局主任科员杨建华告诉大家,慈贤法师的肉身舍利刚请过来,还没有贴金的时候,他的头发和指甲还一直在生长,每隔一段时间,还得给他剪剪指甲,剪剪头发。

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当前的科学是无法解释的。

佛光禅师表示,这是来自于精神和物质之间互相的一种变化,当精神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身体所代表的物质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无论如何,我们通过现代科学仪器的帮助,看到了一具来自千年之前的遗体,历经了如此漫长的岁月仍然鲜活。

而这位慈贤法师,究竟是什么人呢?

慈贤法师其人

慈贤是辽代的译经大师,其生平记载并不详细,仅在近代喻谦所著的《新续高僧传》有简略记述:

“慈贤,中印度僧,持梵书来宋,诏入译经院。所翻《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慈贤善于密部,所翻四部皆密部也。……因赐‘三藏大法师’之号,并锡紫衣。”

我们现在所知的慈贤事迹,多是依据其译经的署名来推测的。

这些署名当中,既有“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慈贤”,也有“宋天竺三藏慈贤”等等。

我们知道,宋朝在当时是封建王朝,而契丹只是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对宋王朝并不是臣属关系,故在《勘同录》中,称“宋”则不说“契丹”,在“大契丹国”前面也不冠以“宋”字。

由此推断,慈贤东来,只到了契丹而没有入宋,所谓“诏入译经院”恐怕是子虚乌有之事。

而“三藏”这一称号是当时对译经法师的通称,也并非什么特赐。

无论如何,慈贤被尊为“国师”,必然是因其德高望重,贡献卓著。

在我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石刻佛经文献——房山石经中,刻有慈贤法师的十部译经,几乎全是密教经典。

密宗作为佛教的一门分支,在唐朝中期传入中国,但是因为其中的某些思想违背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所以没能在中原地区有所发展,到了唐朝末期,更是近乎绝迹。

而在辽地,游牧民族没有像儒家一样严格的伦理体系,更容易接受密宗的教义,密宗由此得以在民间广为流传。

作为传译密教经典的代表,慈贤法师对密宗在中国的传播和弘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对密宗教义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有关慈贤法师的史料记载大部分已经散失,但民间依然流传着一些他的故事和传奇。

相传辽太宗耶律德光攻陷开封,灭了后晋。

但攻城掠地容易,收服民心却难,后晋的残余军队和百姓经常袭击辽军,耶律德光不堪其扰,决定暂时返回辽国。

途中,辽军中了埋伏,被围困在一座小城中。

耶律德光自知身陷绝境,就对随行的慈贤法师说:“我命休矣,不能带法师回我大辽,兴我佛法了。”

慈贤法师笑着回答说:“我已经算到大王有此劫数,只因当初大王在响堂山心存善念,不妄杀生,且有弘法大志,故我佛慈悲,今日救你此难。”

说完,慈贤法师脱下自己脚上穿的草鞋,挂在北城门之上。

当天夜晚,天色骤变,北城门上出现大批天兵天将。

敌军见此情景,吓得连夜退兵,辽太宗才得以全身而退。从此,佛法在辽国得以大力弘扬,以至兴盛。

残存的资料显示,慈贤法师圆寂后留下肉身舍利。

后经弟子们以香泥大漆保存,供奉于定慧寺。

那么,肉身舍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碎身舍利和全身舍利

舍利一词来自梵文“Sarira”的音译,意思是“尸体”或者“身骨”,通常指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的遗体或者遗骨。

佛教经典《金光明经·舍身品》写道:“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重。”

又说:“舍利是戒定慧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

按照佛教的说法,舍利大体上可以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指高僧入灭后没有火化,保留下来的整具遗体。

而碎身舍利,最初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入灭后,火化留下的舍利,因为呈颗粒状,故也称舍利子。

鉴于佛祖释迦牟尼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其舍利无疑也是极其珍贵的。

据佛教经典《长阿含经》记载,释迦牟尼在娑罗双树下涅槃,火化后留下舍利八斟四斗。

相传,佛弟子们在灰烬中一共找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骨,以及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当时为了争夺这些舍利,八个国家各不相让,几乎因此而发动了战争。

最后经过婆罗门长老的调节,把舍利分成了八份,每个国家各取一份迎回去供奉,这才平息了争端。

到了印度摩竭陀国的孔雀王朝时期,著名的护法王阿育王统一了五天竺,大力扶持佛教,在上述八国广建宝塔,供养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

《佛母般泥洹经》记载:“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斟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即佛塔,也作‘浮屠’)”,这些塔也被称作阿育王塔。

据传,阿育王建塔八万四千座,其中十九座在中国。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歧州歧山南塔”,也就是今天位于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内的法门寺塔。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先有塔,才建了寺,寺也因塔而得名。

法门寺塔原来是一座木塔,后在明朝万历年间改建成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因其保存有一节佛陀指骨舍利,故被称作“释迦牟尼真身宝塔”。

1987年,重修法门寺塔时,在其地宫内发现了佛指舍利。

法门寺塔下的地宫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佛塔地宫,保存着释迦牟尼的四枚指骨舍利。

其中一枚(据说是真身左手中指指骨)为佛祖的真身舍利,其余三枚不是真身舍利,是用玛瑙等其他材料仿制的,被称为影骨舍利。

虽是仿制,但影骨舍利也十分珍贵,受到跟真骨舍利同等规格的供养。

相对应佛祖释迦牟尼留下的碎身舍利,我国的佛教历史上也留下不少全身舍利,即我们常说的肉身舍利。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禅宗六祖慧能的全身舍利,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古老的肉身舍利。

六祖慧能那首广为流传的佛偈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既然佛家讲求的是四大皆空,那为何又要留下一具肉身呢?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乃是以身弘法,以“神迹”启信。

有的人认为菩萨、佛祖都是泥巴做的,是假的,便不能敬畏佛祖和佛法。

于是高僧大德便以其千年不腐的肉身舍利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心生震撼与恭敬,从而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

从科学上说,对尸体进行密封和干燥的种种方法,都只能起到有限的防腐作用。一具肉体能够千年不坏,至今仍是科学无法解释的谜题。

在佛教历史上,不乏留下了肉身舍利的许多高僧大德。

而保存最为完整,连大脑都尚且存在的慈贤三藏法师肉身舍利,当属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典型例子。

面对这样罕见的生命奇观,或许我们真正应该敬仰的,其实是佛的智慧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