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区分度。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并加以区分的能力。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说来,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当题目的难度为中等时,区分度最高。因此,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最高。
故表述正确。
【正确率】60.55%【易错项】A【考点】教育学-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2.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为人师表的理解。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对教师的特殊规范,它有自己独具的特征:(1)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2)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3)为人师表具有重要的激励性;(4)为人师表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题干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孔子《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效法的楷模和表率,体现了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巨大影响。D项正确。
A、C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师自己做好了,不一定学生一定会学好,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教育,施加积极的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正确率】97.07%【易错项】B【考点】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在进行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指导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
A.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教师不需理会B.对于一些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教师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C.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D.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较多指导,直到其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指导的相关内容。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指导时,应注意的事项包括:(l)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予直接指导,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2)对于一些具有抽象性,需要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提示或提供解题思路,启发学生自己求得答案;(3)进行间接指导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即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其自行解决问题: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较多指导,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B、C、D三项正确。
A项: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予直接指导,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CD。
【正确率】83.96%【易错项】A【考点】教育学-教学-其他;4.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存储时间大约为2秒—1分钟。(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瞬时记忆的理解。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感觉登记,是极为短暂的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如此短暂的信息,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消失,若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
故表述错误。
【正确率】81.84%【易错项】A【考点】心理学-认知发展-记忆;5.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案的主体。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其中,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讲授新课。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教案的内容,但不是主体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