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汽修电话号码多少(阿华汽修厂)

杨才贤接孩子放学

11月8日下午3点15分,诸暨市大唐镇小门口右侧的一棵大樟树下,几个小朋友围着一个男子,亲热地叫他“公公”,然后一起回家。有人赞他好福气,有这么多孙子孙女,他总是笑着解释:“哈哈,不是的,我是‘野公公’……”

这个自称“野公公”的人,名叫杨才贤,今年56岁。他每天接送上学、放学的这些小孩子,并非他的孙子孙女,而是曾经在他家工厂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转眼间,他接送3个孩子已经4年多了。而杨才贤和外来务工人员整整二十年的“情缘”,也在当地传为美谈。

开车十多个小时拜访员工父母

杨才贤的前半生,是诸暨人艰苦创业的一个缩影。

杨才贤老家在五泄镇红枫岭村,年轻时从事过汽修工作,开过自备车。1998年,他在大唐租了房,创办了一家小型袜业加工厂。

杨才贤和那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故事,就在那一年拉开了序幕。

1998年冬天,在大唐镇劳务市场,杨才贤举着一块“招手工缝头工”字样的纸板,伫立在寒风中等待。这时,他无意中听到附近传来听不懂的语音和杂乱脚步声,发现是三个头发蓬乱、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姑娘。

杨才贤上前与她们搭讪,一番交谈后,得知姑娘们是江西人,之前在顾家做手工缝头,但她们心有顾忌,怕老板不给生活费,同时也吃不惯诸暨的饭菜。杨才贤诚恳地与她们交谈,向她们承诺,会满足她们提出的要求。最终,三个姑娘跟着他来到了厂里。

杨才贤的妻子见招到了工人,特别开心。一连几个月下来,都是细心地照顾这三个姑娘。就这样,在这三个姑娘的介绍下,陆续又来了十多个工人,杨才贤的小工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第二年岁末,杨才贤夫妻俩驾车十多个小时,去江西一一拜访员工的父母,受到了热情接待。此后几年,年年如此。工人的父母被老板到家拜访的这种行为感动,每次送行,总会在门口鸣放鞭炮欢送。这让杨才贤深深地觉得:“只有真诚地对待员工,才能留住他们的人和心。”

那几年,别家的袜厂难招工人,而杨才贤的袜厂总是每年正月初八就顺利开工了。

介绍八个姑娘嫁入诸暨

办厂5年之后,杨才贤在大唐俞王村买了183平方米的地块,造了三间五楼,就再也不用租房子办厂了。最初到厂里打工的几个江西姑娘,也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事实上,她们已经习惯了在诸暨的生活,不愿意回江西老家。

“她们的父母也特别信任我,委托我给她们留心找对象。”杨才贤告诉记者,“就这样,那几年,我先后介绍八个姑娘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与大唐、枫桥、五泄等村的八个村民喜结连理。”

做好事做到底,除了当好“媒婆”的角色之外,杨才贤还多次辗转诸暨、江西两地,帮助他们完成户口落迁等一系列手续。

此后几年,江西姑娘们一个个变成诸暨媳妇,孩子一个个呱呱坠地。每逢过年过节,杨才贤家就特别热闹,姑娘们会带着孩子们上门,一声声“公公”“婆婆”叫得亲亲热热。

事实上,杨才贤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笑称自己是“野公公”,“我是真心将她们当女儿看待,听到孩子们叫我公公,特别开心。”杨才贤说。

杨才贤辅导孩子做作业

成了三个孩子的“野公公”

直到2007年,因为行情欠佳,工价暴涨,杨才贤左思右想,最后不得不停办了袜厂。

“我可以另找出路,但在我厂里打工的员工怎么办呢?”当时,杨才贤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觉得,不能弃他们于不顾。于是,一个个帮他们介绍新的工作,直到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为止。

但总还是有让他放心不下的人。

其中有一位叫阿华的,嫁给一位杨姓村民。杨某缺乏经济头脑,母亲又因为生病去世,医药费花了不少,家境雪上加霜。阿华生了个男孩叫小坤,之前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养成了坏脾气,小小年纪竟然砸破了家中的液晶电视机。当阿华向杨才贤哭诉这些烦心事并流露离婚的念头时,杨才贤先劝慰她冷静下来,然后叫来杨某,严厉批评了他懒惰的习性,又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工作。最后,他提出一个方案,让夫妻俩租住在自己家,小坤由他来负责接送,同时给他们介绍了新的工作,要求他们每月节余7000元还债。

“现在夫妻俩每天早上6点出门上班,晚上7点双双进门,已经基本还清了债务。读一年级的小坤学习成绩不错,在班里是前五名。平时我总会教他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帮大人倒洗脚水之类的,现在小坤是越来越懂事了。”杨才贤说。这几年下来,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看着阿华一家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心里甚为安慰。

像阿华一家租住在杨才贤家的,现在共有三对夫妻,女方都曾是他袜厂里的员工。

就这样,杨才贤成了三个孩子的“野公公”,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温馨一幕。

每天除了接送孩子,杨才贤还负责查看他们的家庭作业,周末就带孩子们去大自然里玩耍,抓泥鳅、翻石蟹、捉小鱼……他还建了一个“温暖一家人”的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让他们安心上班。如今,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是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