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为什么大宗商品升(2009年大宗商品大涨的原因)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报道,目前,中国东南沿海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受到了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尤其是珠三角的民营制造业企业,他们更显茫然无助。这点从今年我国PPI(生产价格指数)创纪录增长就能看出。

今年3月,由于海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涨,进口量激增,具体来看:大豆进口量增速较上月回升82.3个百分点;原油进口量增速较上月回升16.7个百分点;铁矿砂进口量增速较上月回升16.1个百分点;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增速较上月回升20.3个百分点。由此带来国内PPI加速上行,环比增速达历史最高水平。3月PPI同比4.4%,较上月提高2.7个百分点,尽管受到低基数影响,但仍远超市场预期。从环比来看,PPI上涨1.6%,涨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达2002年有数据以来环比最高值。当前PPI持续攀升有需求端持续恢复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输入性通胀带来的结构性价格上涨。

数据来源:Wind

事实上,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备金融属性。从流 动性来看,宽松的货币环境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之一,历史上2007-2008年、2009-2011年、2017-2018年的三轮原油价格上涨均离不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

当然,我国也不例外,08年以后,我国货币投放方式从外汇占款主导向央行主动投放转变,央行对流动性控制能力得到增强。我国M2开始呈现较大的增长速度,目前整个市场货币供应已经超过200万亿元。

数据来源:通联数据

华尔街阴谋

此次疫情下,华尔街借助大宗商品定价权以及泛滥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最终得益者还是华尔街大佬。以此带来强有力的输入型通胀意图迫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向紧缩驱动,目的就是由于中国率先进入疫情后经济复苏时期,让中国政府对经济预期过于乐观,叠加非理性繁荣下的资产价格高估,社会整体的风险偏好上升,导致中国信贷扩张超过潜在增长容量。

如此一来,等到全球经济跨过疫情影响,这时候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预期回归中性,资产价格不再持续高估,就会形成过度政府与民间债务负担加重,部分主体就会开始清偿债务。这时的中国市场,供给已经远远超过需求,因此清偿债务带来资产出售中估值会逐渐下降,从而引起进一步的资产甩卖。整个经济社会的价格指数就会下降,实际利率则快速上升,债务负担会进一步加重,信贷必然加速收缩,经济陷入衰退。

中国从容应对

2020年3月以来,我国率先开启复工复产,经济见底回升的时间大致领先海外1 个季度。且2020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开始回归常态,出口走强后的贸易顺差大部分也被金融资金流出抵消,资金利率逐渐向政策利率收敛。20Q3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2020年11月社融见顶下行,4季度宏观杠杆率也有所回落。

数据来源:Wind

所以,目前来看,输入性通胀一方面并不是供求关系为主要原因引起的,并不具备长期性,另外央行的货币政策因势利导,加快国内经济双循环模式的释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国内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来说只是一时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