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采用任意时点进行梭哈和定投的方法分析了六只明星基金,最后得出了,对于偏稳健的明星基金来说,梭哈相比定投收益更高。
以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为例,可以看到,无论是正收益概率还是平均收益率,梭哈都是优于定投的。并且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这个优势越来越明显。
但是,我们也说过这只是历史规律,它虽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却不能代表未来。另外我们也要面对两个现实:
1. 客观上,我们很多人都是上班族或者学生党,没有什么储蓄去梭哈,收入主要来自于定期的薪资。
2. 主观上,大多数人还是本能地觉得梭哈风险大,偏好于分散投资,毕竟投资是一种实践,只有在投资中,才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
所以,不管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我们都没有那个条件去梭哈,反而更适合定投。
当然,我在这里也要澄清一点,我们之前说明星基金适合梭哈不是让你拿出所有储蓄甚至贷款去梭哈,而是想让你理解基金净值从长期来看是稳健增长的,从而克服投资时犹犹豫豫、扭扭捏捏的心态。
言归正传,既然有部分朋友适合定投,那我就自然也要出谋划策,想办法来改善定投来提高这部分朋友的收益。
我们知道定投是通过在净值下跌时多买入基金份额,摊低平均成本,达到低吸的效果,等到基金净值反弹击穿成本线时,就是定投花开的时刻。
而明星基金由于其净值回撤控制得较好,波动性相对较小,所以几乎没有大的摊低成本的机会。同样以广发稳健增长混合为例,可以看到哪怕是在2015年股灾,净值线都没有降到成本线以下,定投平均成本压根就没有降低的机会,它也很无奈,也很绝望呀。
在整个持有周期,定投平均成本始终在增长,而梭哈成本还站在原点,两者收益差距的拉大也是必然的。
如果说上期带大家从数的角度认识明星基金的梭哈和定投,那么这期就是从形的角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更能直指大道!
既然我们知道了定投跑不过梭哈的症结所在,那么解决方法就呼之欲出了,就是降低我们的定投成本-移动平均成本法。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能够降低定投平均成本时多投,多买入份额,在不能够降低我们定投平均成本时少投,少买入份额。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原则,具体多买多少还要设定。例如,当基金净值低于平均成本时,低多少比例就多买多少比例;反之,就少买多少比例。
假设我们定投设置为每周一千,上周投完平均成本为1,这周定投日净值(参考前一天或估值)为0.9,那我们本周就可以多买(1-0.9)/1=10%,即定投1100。
接下来就是数据说话环节,我们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策略来对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基金做回测。
可以看到,优化后的定投平均成本和累计收益率相比普通定投都有一定程度优化,优化后定投累计收益率高了29.2%,提升幅度超过五分之一。
从过程来看,当净值低于平均成本时,就会多投钱,多买入份额;当净值高于平均成本时,就会少投钱,少买入份额,最终使得定投成本上升速度降低。
这里要感叹一句,这些明星基金历史业绩太优秀了,即使我们对定投策略优化了,但也脱离不了定投的范畴,业绩提升的幅度也不会大得惊人。我同时也对广发稳健增长混合A做过回测,提升不大,所以这里没有用它做例子。
当然,这个策略也是很灵活的,多买或低买的比例是有弹性的,我设定的比例还是相对保守的。
如果我们想要使用移动平均成本法策略,平均成本的计算就至关重要,而一般的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慧定投是均线策略,并没有提供平均成本指标,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是将净值和平均成本的差值作为多投还是少投的标准,而净值-平均成本就是一份基金份额的盈利,平台是提供累计盈亏指标的。
也就是说,我们亏损了就可以多投,盈利了就可以少投,至于比例可以参考盈亏额和累计投入资金的商。是不是很反人性,一般我们亏钱就会卖掉,而这个策略是要多买。
最后,我们要谈一下移动平均法的缺点:
1. 不管是什么策略的定投,都没有起死回生的之力,满足定投盈利条件的才能盈利
2. 定投是使用策略的理性来代替人的非理性,克制短线操作,克制追涨杀跌。一旦加入人的决策,能多一分灵活性,也会少一分纪律性。
3. 使用该策略,会在净值远高于平均成本时停止买入。这样确实能够稳定平均成本,提高收益率,但是投入本金就保持不变,总收益是增加还是减少并不确定。
后续我们会对普通指数型基金进行回测,对比下效果,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