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有什么新闻联播(4月2日有什么新闻联播吗)

本文经过微信公号“湘伴”授权转载

湘 伴 导 读

上周,湘伴君向大家介绍了可以学!“湘西经验”这样刷屏央媒,辐射全国··· 12日下午,这些“刷屏”的央媒代表齐刷刷地亮相,参加省委宣传部在长沙召开的中央主要媒体单位报道湘西精准扶贫研讨会。

今年3月初,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为指导,深入花垣、泸溪、保靖、龙山、永顺、古丈等县,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挖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十八洞村为样板、走出一条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好路子的经验和成效。

3月底至4月上旬,各中央媒体的镜头和版面纷纷聚焦湘西州,推介“湘西经验”。系列报道经中央各媒体、省市党报、主要新闻网站刊发转载,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研讨会上,参加采访的各中央媒体记者回顾了采访的经过和细节,对湖南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杜若原 人民日报社湖南分社社长

今年2月和3月,人民日报社多名记者赶赴湘西,对当地脱贫攻坚进行调研采访,完成逾5000字长篇通讯《以十八洞村为样板,复制推广精准脱贫经验 扶贫走新路 春雨润湘西》,并配发了《精准扶贫的湘西经验》的评论员文章。

十八洞,是精准扶贫的大平台,也是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大舞台。增强脚力,迈开步子,脚底粘泥,时刻在路上。坚持到现场、在路上,才能使新闻报道沾满泥土芳香、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看到真实的场景。

增强眼力,从全局高度观大势,从细微之处察民情,既见人之所见,又见人之所未见。村干部和村民一同在细雨中干活、田埂上吃饭,这样的场景,貌似平常,但在久困于穷,人心散乱的深度贫困村,折射出的却是党员带头,干群齐心,甩掉贫困帽的信心和决心。

増强脑力,对新闻素材反复思考提炼,使报道更具思想性、针对性、有效性。解决办法看似不同,但仔细思考,又可以发现实际具有“因地制宜”的共性。把这些思考要融入文稿,才在报道中既体现出内容的广度与厚度,又体现出思想高度与深度。

增强笔力,用匠心锤炼文字,使文字有“嚼劲”,有味道。“村子两山耸峙,夹着一道河湾”,三两句一勾勒,就是一幅画;“人在泥地走,水在地下流,几天不落雨,水能贵过油”,几句俗语一引用,就是一段历史。

段羡菊 新华社湖南分社常务副总编辑

难忘,湘西报道电脑上显示的十八个版本。3月30日,周六,当新华社系列报道全部播发,传播全国各地后,一直在办公室为此和北京编辑部对接忙碌的我,再次打开电脑的文件夹,看到文档上显示,我们修改版本已上升到十八版。

如果把国内新闻编辑部和社总编室的修改都加上,总共修改的版本为20遍。这个数字后来让有的编辑老师和同事们都惊讶了,在我的职业工作中也不多见。修改虽然劳心劳力,但我并不觉得18版有多么的不同寻常。我想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带着张玉洁、周楠等同事在修改每一版主打通讯稿的过程中,确实感到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动,因此就不觉繁剧。

我们力求事实准确,力求层次清晰,力求写作生动简洁,力求能够提供启发,提供价值。由于能够播发的发稿字数,远远小于我们实际能够提供的规模,我们不断压缩、调整,力求保留那些最有说服力的细节。

我们注意到,即使湘西州今年脱贫摘帽,历史性摆脱目前标准计算的绝对贫困,湘西农民的收入差距还客观存在,湘西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有漫长的追赶。我们在写作中,告诫自己要实事求是处理好湘西精准脱贫的成绩与挑战的关系,把握好度。

刘 麟 经济日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

作为长期关注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的老记者,今年春节前后,我两次深入湘西大山采访,报道了一系列大湘西人民在“精准扶贫”春风吹拂下,奋发图强脱贫攻坚的故事,既得到了各地读者的点赞,也得到了中宣部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

“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攻坚主战场,是锤炼记者“四力”的好地方。到最基层去,能增强记者的脚力。只有深入到攻坚战的第一线,才能直面最基层,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只有直面最基层,才能真正接地气,才能做到走得正、走得实、走得久。

到最基层去,能增强记者的眼力。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发现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了位;只有深入到田间地头去,才能发现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气神到底强不强,才能增强记者自身的观察力辨别力,让自己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

到最基层去,能增强记者的脑力。只有深入到脱贫攻坚战场,才能了解到当地的历史风情和民俗;只有深入到火热的生活场景中,才能观察到群众的现实生活与未来憧憬,才能让记者在思考的过程中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

到最基层去,能增强记者的笔力。经济新闻总是让人觉得“四平八稳高大上”、“枯燥乏味尽数据”,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把当地的风物特色用当地的民俗民谚表达出来,才能把高质量发展的“普通话”用当地人说得出、听得懂、明得意的“地方土方言”表达出来,才能让文章写得出、位置发得强、读者认为好。

冯志伟 中国日报社湖南记者站站长

湘西即将脱贫,这样史无前例的伟大变化,为我们的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有义务讲好湘西的扶贫故事,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发生的积极变化。

《中国日报》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充分发挥这一独特媒介优势,通过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媒介渠道,多角度全方位传播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特别是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湘西精准扶贫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引发强烈反响,这不但为各地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启发,这将极大地鼓舞全国各地人民脱贫致富。下阶段,我们也将密切配合湖南省委省政府,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具体指导下,强化中央驻湘媒体的担当意识,用国际视野来做好湘西精准扶贫的报道。

韩 勇 中央电视台湖南记者站记者

3月31日、4月2日,《新闻联播》先后播出《湖南湘西:聚焦精准 决战脱贫攻坚》、《湖南湘西:易地搬迁筑牢脱贫根基》。稿件播出后各大门户网站、省内媒体相继转载,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作为吉首大学的毕业生,我一直把湘西当成第二故乡,这次采访可以说我再次用脚步丈量湘西,查实情、动真情,把点滴感受都记在心尖尖上,最后汇成最好的电视语言。我们发现湘西扶贫有发展生产、乡村旅游、转移就业、教育发展、生态补偿等“十项工程”,而《新闻联播》分秒必争,不可能面面俱到,考验眼力的时候到了。

当时十八洞的水田里静悄悄的,春耕还未开始,渴望的种植场景并没有出现。调研的第四天,我们到达保靖黄金村,这里第一道春茶已经开采。青山绿水、蓝天、茶园、劳作……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场景吗?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湘西州已经形成了柑橘、茶叶、猕猴桃等8大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开发新格局。于是,我们的第一集就从一片茶园开始讲故事了。

前方无畏、后方无私。这是中心领导对我们的勉励和要求。从地方台到记者站这3年,无论是主题主线还是调查我都当成一次磨炼,然后在与后方编辑老师一次次沟通、磨合下成稿,这次采访依然如此,数易其稿后终较好呈现。

邓 霞 中国新闻社湖南分社总编室主任

今年2月至3月,中新社湖南分社组织小分队前往湘西采访精准扶贫工作,并于3月7日播发了电讯通稿《“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十八洞村的“幸福人家”》,该稿从小人物、小故事切入,向读者娓娓道来发生在十八洞村里普通人家的幸福故事。全文以“幸福”为主线,通过不着痕迹的对比手法,用真实的变化和鲜活的语言反映了5年来十八洞村发生的改变。

以小见大、平实述事,让海外受众愿意听、听得进中国故事,实现真正的有效传播,一直是中新社对外报道追求的目标。湖南分社此次还播发了《科技+市场 贫穷菖蒲塘蝶变富裕“花果山”》、《探访“百年苗疆茶谷”:村民不再外出打工 老人小孩得到陪伴》等稿件,这些报道篇幅都不长,基本都是千余字,稿件没有用大量的描述性言辞,也没有用过多的领导讲话,而是深入一线采访村民,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脱贫后生活和精神上的改变。

这些报道始终坚持贴近海外侨胞、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坚持用简练、平实,“接地气”的独特报道风格传递“湖南声音”,展示湖南形象。

杨 娟 农民日报湖南记者站记者

作为农民日报的一位驻站记者,报道好“湖南精准扶贫工作”,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农民群众,是我们报社的重托、站里的期许,更是一个新闻人的使命和内在动力。

新闻讲究时效性,采访扶贫新闻也要讲究时效,所以,要求记者行动迅速,为了及时报道地方新经验、新探索,腿脚要第一时间“跑起来”。5年间,我站从站长、副站长到我,数次深入湘西,写出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 别有洞天》、《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趟新路》、《穷山沟里的果业是如何长大的?——湖南凤凰县菖蒲塘村合作社产业扶贫调查》等重大报道。

做扶贫报道,如果记者不进贫困村、不访贫困户,也很难获取客观真实的新闻素材和独一无二的细节,因此,在采写中,记者的身心都要“沉下来”。去年,我在永顺县高坪乡马鞍村蹲点采访,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率先报道了与党建扶贫相关的永顺县“村级事务报告制度”,写出了《表面“火药味”重,实际“民主味”浓》的稿件。农民日报报道后,人民日报也跟进报道。

【湘伴综合,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来源|湘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