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拨有什么区别吗(财拨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为的不是发财,而是稳定。这样说,好像体制内工资都不多。

其实,体制内,特别是事业人员,工资差异是非常大的,哪怕是在同一个地区里工作,工资的差异也是无法避免。有的人可以月薪过万,有的只能三四千。

大家同是事业人员,为什么会这样呢?

岗位不同

不同的岗位,工资肯定会有所差异。哪怕是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因为岗位的不同,工资也会不一样。

比如同一级别的管理岗和技术岗人员,技术岗的工资就比管理岗要高一点。而且,对于大多数事业人员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岗的工资越来越比管理岗高。这是因为技术岗走的是评定职称的发展路径,只要你肯学、肯干,最后评个中级职称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拿到了中级职称,享受的也就是科级待遇了,不管是在哪个地方,评上副高、正高的技术人员都有很多,拿的也就是妥妥的处级工资了。

反观管理岗,由于受到领导岗位数量的限制,90%的管理岗人员是很难迈上管理8级的台阶,大多数的管理岗人员,也许一辈子就是管理9级。级别升不上去,工资更是无法大幅度提升。

如果是工勤岗,那工资还会更低。

所以,岗位的不同造就了工资收入的不同。

性质不同

我们跳出一个单位,把目光放到同一个地区来看,工资差异更加明显,这主要是行业性质的差异。

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全额财拨的事业单位收入是高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这是因为全额财拨是有政府财政兜底,而其余两种事业单位由于经济环境的原因,自身收入欠佳,导致工资较低。相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于经济收入比较高,而且可以对工资标准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所以他们的工资反而会更高。

除了资金来源不同会有所影响之外,事业单位的工作范围对工资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公立医院的医生,同样是事业人员中的技术岗,但由于医院收入比较高,工资往往比公务员还要高得多,更不用说其他的事业人员了。县一级的公立医院,医生的年收入想低于10万都很难,而事业人员的年收入想超过6万都不多。

再比如教师,也是事业编制,但他们的收入比全额财拨事业人员要高得多,甚至比公务员收入还要高。

地区不同‍

我们再把眼光放到省一级来看,地区的差异就尤为明显了。

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人员,工资标准的高与低,最终决定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水平。有钱的地方,自然工资比较高;没钱的地方,就算是想多发,也发不出来。

以江苏为例,苏南、苏北的经济可谓是差距明显,这种差异同样在工资上得到了体现。苏南地区的事业人员,年收入不会低于10万,这还是偏保守的说法。而苏北地区,同样是全额财拨的事业人员,年收入不过6万左右,差距差不多在一倍左右。在自收自支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上,这种差距还会再成倍地放大。

在江苏,一般来说,市里的事业人员收入比县里高,县里的比乡镇的高。但有一个例外,省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收入并不高,甚至还比不上县里的公务员,最多与南京整体平均工资水平相当。

江苏统考面试已经不远了,留给我们备考的时间或许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事业单位大规模扩招,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这次不能上岸,以后的竞争会更加惨烈了!

信哥免费送大家《20江苏事业单位统考面试真题》,用真题,面试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