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款尼桑轩逸多少钱(2017年尼桑轩逸多少钱)


作为2019年首个车圈盛会的上海国际车展,各大车企厂商们纷纷向外界展示了旗下各搭载最新设计理念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全新产品,充满现代科技与年轻化元素的新车不仅吸引着市场的眼球,同台竞技的选手们更是借此来完成首秀,并打响了正式上市的倒计时钟。

作为国内熟知的日系品牌之一,日产汽车在本届车展携两款概念车与众市场活跃度颇高的车型参展亮相。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的全球首次亮相的第14代日产轩逸。

东风日产轩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凭借自身的产品及价格优势,迅速打入国内紧凑级家轿市场,并在2018年,以累计销售46.8万辆成绩成功摘得年度轿车销量冠军。而近年来,日产汽车已相继在SUV、轿车等领域完成产品更新迭代,而深耕中国轿车市场多年的轩逸,也已走到产品周期末期迎来换代。

尽管新车预售价暂未公布,但以9.98-16.15万元(含轩逸经典)的现款售价与月均超3万辆的成绩来看,其仍是合资紧凑级家轿市场中实力不容小觑的对手。那么,第14代轩逸若想刷新销量纪录以及继续挑战卡罗拉、朗逸等热门竞争车型,其最终将会如何定价呢?

全新年轻化造型,动力小幅升级


第14代轩逸在外观方面,采用了和全新第七代天籁相同的家族V-motion 2.0前脸设计风格,并且相比现款车型更加时尚、运动,也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蜂窝状进气格栅结合造型独特的回旋镖式LED前大灯,整体风格极为大胆,相比老款车型年轻不少。

车身侧面腰线设计棱角分明,并将多条线条汇聚集结在尾部与C柱处,搭配悬浮式车顶设计,令第14代轩逸具有了一定的力量感,与上代稳重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车车身尺寸参数分别为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41/1815/1447mm,轴距则从上代轩逸车型2700mm的基础上增加12mm至2712mm,处于紧凑家轿细分市场主流水平。此外,尾灯组内部的造型设计与全新家族前脸的头灯组相呼应,回旋镖式的尾灯在点亮时也拥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


全新一点轩逸在车尾设计较为简洁,后备箱盖与后保险杠层次错落分明,其中底部还有银色空气导流槽,使得新车的运动感再次增强,在空气导流板上方还有网格状装饰,而较为遗憾的是排气设计采用隐藏式布局。

相比外观方面的变化,内在的变化更值得一提,第14代轩逸的内饰设计相比老款车型同样变化不小,简洁、素雅的风格也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在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全新日产代号为HR16DE Gen3智驱发动机并匹配CVT变速箱,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则相比上代轩逸提升至169Nm,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为4.9L。

全新一代轩逸与竞品对比

全新一代轩逸定位在合资紧凑级轿车,想要大概了解新车的售价范围,则要与同级别同价位的竞品车型相做比较。作为一款东风日产最新轿车车型,以日前公布的车身参数来看,轴距增加的它将在尺寸上发挥一定的优势。

▲上汽大众 全新一代朗逸 1.5L自动舒适版

▲一汽丰田 卡罗拉2017款1.6L S-CVT GL版

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同定位紧凑级别的全新一代轩逸与在售卡罗拉燃油版,轴距均达2.7米,但在车身长度上,全新轩逸要比全新朗逸少近30mm,此外全新轩逸的宽度分别比全新朗逸与卡罗拉多9mm与40mm,车高方面全新轩逸则为最低,而所造成的车身参数差异化是新车对年轻运动化设计的体现。

在动力方面,全新一代轩逸与2017款卡罗拉燃油版均采用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中全新轩逸将发动机动力总成有所升级,102kW的最大功率与169Nm的峰值扭矩均在竞品车型中占据数据优势。

不可否认,朗逸与卡罗拉车型在国内存在着持续热销的状态。其中选择新老同堂销售策略的朗逸,其终端成交价(北京地区为例)比指导价最大下探幅度近5万元左右,反观目前同样处新老同堂销售的轩逸,终端优惠幅度也均在2.8万元,最终综合对比考虑,全新一代轩逸大致售价将在12—17万元左右。

全新一代轩逸与家族车型对比

在大致对比相关竞品后,则要考虑日产品牌家族车型的定价习惯与策略,参考东风日产在紧凑轿车家族车型,LANNIA蓝鸟与骐达便可进一步猜测新车的售价区间。


在动力方面,东风日产旗下部分紧凑型轿车均采用搭载1.6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与峰值扭矩基本相同,此外根据东风日产品牌定价习惯与策略,汽车头条APP猜测东风日产最终售价或为12.59—16.93万元。


头条说:目前,在国内A级家轿市场,东风日产的销售策略是选择将现款轩逸与经典轩逸两代同堂销售,而作为轩逸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上汽大众朗逸也采取同样的销售策略,所以也不排除第十四代轩逸将继续沿用此销售方式来抢夺细分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轩逸仅以微弱的优势力压后者夺冠,但以目前形势来看,朗逸终端优惠幅度更大。因此,为了更全面地占据市场优势,东风日产全新一代轩逸或将在正式公布指导价的基础上继续下探,至于紧贴年轻化的新车能否成功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我们还需等待它正式上市后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