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雨燕,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就是皮实赖用,省油,小巧精致,维保不贵用着不费,反正我认识的车主都这么说。 自家的宝贝怎么也得夸上天!
还记得当年雨燕刚在国内上市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它那亮丽时尚的外形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及。时至今日,雨燕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当年的对手们也都先后经历了改款换代,面对这些后生新面孔,曾经风光一时的雨燕终于显出了老态。
即使是这样也不影响雨燕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这车我一直认为是和Polo飞度一样,虽然有着神一样的保值率,但是要讲性价比一点谈不上。
继续说到正题上,今天接到检测订单去看一台进口事故假雨燕“速翼特”
但是不管定多么高大上的中文名,他也只是个雨燕而已!
这次的买家可以说是接近疯狂的迷恋这台有着浓眉大眼的雨燕。 找了接近半年才算是把这台心仪已久进口雨燕收入囊中。
说起这台车也算是他的一件伤心往事,车已经从外地买回来上牌了,其实开着没毛病只是想着买的是二手找我们检测下买个安心!因为当时买的时候还是相对正常价格有一定的差价的,因为是买的个人车,聊的挺不错也就很爽快的把车提车。 车提回来还一直被质疑花了近十万(同年份下的雨燕两倍的价格)买个二手雨燕,时常被朋友拿这个事调侃,是不是把钱拿去干什么不为人知的事了,估计也就只有同时开车在被雨燕干掉的时候才能让他们清醒的认识到这台雨燕的不简单吧!
速特翼的自诉“我是三代Swift ,我是进口的!” “那你还不是一台雨燕” 。。。。。。。
对于拥有1.6的高转速机头的雨燕,可以用这么一个场景来说他有什么特点:快10秒绿灯时,轻轻挂进M挡,两手三九点方向并贴着手动拨片,前车刹车灯刚灭,踩下油门到5000转,左边近一圈方向,油门继续深踩,7000,两个变道之后已经和同行的车辆有了一定距离,下一个弯道,此时,我独自点上一根烟看着后视镜空无一车…………留下后面凌乱的雨燕“老公,为什么别人的雨燕可以跑这么快,我们是不是买了个假雨燕?”
回到正题四年车跑了五万公里,这个公里数算不上多。
内饰磨损和公里数匹配。这个公里数,这个内饰成色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四条轮胎,刹车片,刹车盘磨损也都符合正常的公里数。从这方面来看该车调表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机舱内主要部件均无拆装痕迹。看这些地方的主要原因是如果车辆有事故需要修复会动到这些螺丝。看这些点看准了能有效的排除一台车前部是否有过重大事故,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依据也不排除有高人对这些部位修复好会有很好的去掩饰动过的痕迹。这就需要经验加细心去判断了。
总的来说这台假雨燕前部是没有事故情况的,各部件均正常为原厂状态。
在检测左侧车身骨架均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漆面数值均是原厂厚度,焊点正常。
但是在打开左后门的时候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点
C柱漆面异常。当时只是开门贮备看车门有没有拆卸、做漆痕迹一看到这个地方马上去看右后门螺丝,果然有情况
靠近右后翼子板结合处有很严重钣金。这时在回过头来看C柱。
C柱钣金,C柱焊接痕迹,C柱切割痕迹,焊点全无。种种迹象表明该车C柱有过受损后期焊接鞋服痕迹。这已经有足I够的证据证明这是一台事故车了!发现问题不要太轻率的下结论还需要去分析事故大概的面积有多大。
接下来在检测后备箱时后部并没有事故现象。后围板备胎坑均是原厂状态。
后盖也并未出现拆装钣金,或者更换的迹象。
经过多方分析可以判断车辆只有右后部有过追尾现象,事故导致右后叶子板在维修时需要进行切割修复,钣金右后车门!以验车帮对事故车定义标准来说这个车将被定义为事故车,将会影响车辆的结构安全。
虽然说最后被定义成事故车,但是整体车况算在这个年份里很不错的,发动机变速箱工作状态良好。在不考虑车辆事故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台好车。最后能看出来买家心里的失落,毕竟这是落在谁身上都不会觉得舒服。
最后客户也释怀了,因为爱,只要发动机变速箱没问题,日常使用不受影响也能接受!对于大家笑他的用两倍的价格买一台雨燕的事,车主只是笑笑的说:“千金难买我喜欢”
世间男子对车痴迷如此的也是少有!
我是大师兄,一名略懂二手车的评估师,一个不会买新车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