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是多少(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深度转型:大分化时代中国怎么办》

滕泰 朱长征 等著

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与美国高通胀所代表的东、西方经济严重分化开始,深刻剖析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如何放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全球通胀与衰退、经济头部化、增长不平衡等现象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冲击,进而提出了中国决策观念转型、政策机制转型、改革逻辑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的新方向。

站在深度转型的十字路口,作者还对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新对外开放战略,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新时期企业如何以“软价值”战略创造新供给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创造新需求,元宇宙是不是下一代互联网并将如何影响人类未来等前沿话题做出了精彩的解答。

>>书摘

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笔者曾经在一个商业企业家闭门会上与大家研讨“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这个话题。很多传统商业企业在谈到生意难做时,都把原因归结于某些管理问题、成本问题、资金问题,甚至家庭传承问题。笔者一边听分享,一边想象一个场景:假设明代的某一年,洛阳、长安等地的商业领袖们也聚在一起开研讨会,讨论为什么生意越来越难做,是不是他们也会找到上述原因?他们能想到真正让他们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其实是万里之外海上大船的运输效率远远超过马背和骆驼,因而东西方贸易路线正在悄然转移吗?如今这个时代的商业领袖们也觉得生意难做,除了资金、管理、产品和家庭传承,他们能看到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吗?

快速工业化的高峰已过

中国用短短4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近300年的四次工业化革命历程: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叶,以纺织、煤炭、冶金等为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 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电力、钢铁、汽车等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代表;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石油、化工、通信技术为代表;20 世纪90年代以来正在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40多年来,中国诞生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尽管有各种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是总有一部“电梯”托着大家上行,这就是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

当前,中国快速工业化的高峰阶段已经过去。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对中国企业来说,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几乎已经没有“蓝海”,产能过剩已经是普遍现象。例如:中国的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见顶,此后逐年下降。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2.81亿辆,传统汽车消费增长空间有限。

除了需求过剩,从供给方面看,国内的资源已经不再支持传统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例如人力方面,随着60后劳动力逐渐退休,传统工业已经很难再招到大批量的“厂妹”来从事低端制造业,而90后、00后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在传统工厂从事单调重复的劳动;环境方面,地方政府已经逐渐将“绿水青山”作为新的政绩指标,传统的重化工业到处受排斥,要承担环境成本,

制造业也必须发展高技术含量、高毛利率的先进制造业。这一切表现在一个关键的数据上,就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2020年,工业在中国GDP中的占比降到37.8%,其中制造业占比更是只有26.2%。

快速城镇化进入后期阶段

快速的城镇化是中国企业快速成长搭乘的第二部“电梯”。从特大型城市数量来看,2006年中国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只有57个,到2019年大城市数量达到130个,而美国是45个,欧洲是36个,南美是46个,中国比它们的总和还要多。如果按最新常住人口计算,中国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则更多。快速城镇化也带动了房地产、建筑材料、装饰装潢、家电、汽车等产业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富豪榜上占据前列的,很多出自这些行业。目前,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65%,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省市的城镇化率已超过70%,有9亿人居住在城市或者城镇,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后半程。

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来看,城镇化率的及格线一般认为是75%,据此测算,中国未来还将有约1.5亿人进入城市生活,假设15年内城市化达到顶点,未来平均每年还有1000万人进城市。虽然这个需求也很大,但是相较于前些年每年2000万人口,城镇化速度已下降了一半。

总体来看,中国的城镇化依然有潜力,但快速城镇化的高峰已经过去,曾经的主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这个曾经带动钢铁、水泥和其他建材以及家电和装饰装潢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重要火车头正在减速。

全球化的和谐红利减少

中国企业快速成长的第三部“电梯”,是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中国的经济起飞始于改革和对外开放,尤其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之后,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像潮水般涌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化带来了中国对外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按人民币计价,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782倍,年均增速达18.6%;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额增长198倍,年均增速达14.5%。然而,特朗普时期开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措施正在让全球化和谐红利减少,中国不得不更加重视国内大循环。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有几个人坐电梯,一个人在电梯里原地跑步,一个人在做俯卧撑,还有一个则不停地用头撞墙……出了电梯,有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第一个人说我是跑步上来的,第二个人说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第三个人则说我是用头撞墙上来的……其实,选择坐电梯才是他们能快速上楼的根本原因。然而,如果这部电梯真的慢了或者停了,怎么办?如果在大楼的别处安装了更快的电梯,而我们还傻傻挣扎在原来的电梯上,又会怎样?如果企业家不深刻认识时代的变局,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业务而不考虑与时俱进的转型之道,会不会南辕北辙、用力越大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

为什么我们仍然不悲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悲观?因为如果仅仅盯着老的供给结构,需求的总量总是有限的,增长也有极限。而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从来都不拘泥于老的供给结构,每一轮传统经济、传统产业受到严峻挑战的时候,各方面的力量都会努力找到新的出路,这往往也是新产业革命的爆发点。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出口企业大量亏损,国企改革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但那个时候也是新浪、百度、网易、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创立之年,是全球互联网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开启阶段。

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又是全球经济困难的年份,那个时候是苹果手机创立的元年,也是3G、4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改变这个世界的元年。美国的苹果、Facebook、谷歌,中国的小米、腾讯微信、美团、滴滴出行、抖音等移动互联时代的巨头相继创立,又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许多传统产业、中下游企业正受到严峻挑战,而视频会议、非现场办公、AR/VR技术却获得迅猛发展。有人预测,以2021年AR/VR设备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为标志,信息技术开始从上网、在线到“在场”,全球正在开启一个“元宇宙”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

滕泰,博士,经济学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新供给经济学和软价值理论提出者,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著有《新财富论》《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软财富》《软价值》《供给侧改革》《全球通胀与衰退》等。曾于2010年、2015年受邀参加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做经济形势汇报。

朱长征,曾任《财经》杂志宏观新闻部主任、财新网副总编辑。耶鲁大学中国法律中心访问学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专注于宏观经济、改革政策研究。

作者:滕泰、朱长征等

编辑:金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