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营业额多少合适(奥迪一年营业额)

本报记者陈茂利北京报道

日前,奥迪集团公布了2021财年财务数据,该集团的营业利润和净现金流创历史新高。

2021财年,奥迪的销售收入达530.68亿欧元,营业利润达54.98亿欧元,经营销售利润率达10.4%。奥迪集团的净现金流高达77.57亿欧元。

对于取得的成绩,奥迪集团方面表示,除了对于半导体供应短缺的积极管理、出色的成本优化外,对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还包括良好的定价策略、资产残值管理,以及兰博基尼品牌和杜卡迪品牌的出众表现,原材料对冲和货币汇率正向影响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尽管2021年面临半导体供应短缺的挑战,但奥迪品牌在2021财年的客户交付量几乎与上一年度持平。2021年,奥迪品牌总共向客户交付了168.05万辆汽车。同时,由于奥迪正坚定推动其转型进程,其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了57.5%。

“今年,我们将更加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电气化、数字化等领域,继续推进2030转型战略的落实。这意味着我们将逐步淡出内燃机技术、制定电动化转型的完整路线图,并积极与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部门CARIAD合作创造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和服务。”奥迪CEO 杜思曼表示。

2021财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

2021财年,奥迪集团销售收入达530.68亿欧元。得益于奥迪Q3、奥迪Q5、奥迪e-tron家族以及兰博基尼和杜卡迪品牌的良好定价和强劲市场表现,集团销售收入较2020财年的499.73亿欧元增长了6.2%。

除销售收入提升外,受益持续的成本优化、原材料对冲和货币汇率正向效应的积极影响,使奥迪集团2021财年的营业利润达54.98亿欧元,2020年营业利润为25.69亿欧元,经营销售利润率达10.4%。

另外,奥迪在华业务也在财务收益方面得到体现,含中国业务在内,奥迪集团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12.5%。2021财年,奥迪集团的财务成果达到14.3亿欧元。

2021财年,奥迪集团的净现金流达到创纪录的77.57亿欧元,集团净现金流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近70%。对此,奥迪集团方面表示:“净现金流创下新纪录,得益于较高的盈利水平、半导体供应短缺期间的营运资本管理,以及持续的投资优化。”

“奥迪成功地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奥迪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财务实力,并在营业利润和净现金流方面创造了新纪录。”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财务和法务董事Jürgen Rittersberger表示,“强劲的财务表现,不仅展现了我们极富远见的规划,也展现了我们强大的财务实力。”

加速向可持续商业模式转型

对于2022年,奥迪集团方面表示充满信心。

该集团方面在回顾2021财年业绩成果时表示:“充足的订单数量、持续增长的需求,以及持续的成本优化,让奥迪集团对2022财年充满信心。”

不过,奥迪集团方面也提出存在的风险:“虽然半导体供应短缺情况略有改善,但国际形势对于行业增长以及奥迪集团的销售收入、财务和资产的影响尚无法估算。”

2022财年,奥迪集团预计将交付180万至190万辆汽车。销售收入预计将在620亿至650亿欧元之间,并保持强劲的定价水平。经营销售利润率预计将在9%到11%之间。由于营运日趋正常化、投资活动增加,企业成本方面将略有上涨,集团净现金流预计将达到45亿至55亿欧元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奥迪集团对于2022年的财务表现预测首次将宾利品牌纳入考虑范围。

“在奥迪集团内部,奥迪品牌、宾利品牌、杜卡迪品牌和兰博基尼品牌将在未来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例如,各方将共同制定电动出行和数字化技术的联合规划。”奥迪集团方面表示,“预计将发挥价值高达九位数的协同潜力。”

同时,奥迪集团设立了远大目标——自2030年,集团每年将向客户交付超过300万辆汽车,并计划实现超过11%的经营销售利润率。

在明晰的目标引领下,奥迪正在系统性地向可持续商业模式转型。奥迪是2021年首家宣布燃油车业务退出路线图的德国高端汽车制造商。奥迪集团宣布,自2026年开始,奥迪面向全球市场发布的新车型将全部为纯电动车型。2026年,奥迪计划将提供超过20款纯电动车型。

在中国市场,奥迪也正在进一步深化电动化转型。据悉,至2024年,奥迪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等合资企业伙伴计划在中国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除了持续拓展电动车型阵容外,奥迪还将投资于自动驾驶及汽车电子等创新科技领域。

车型方面,奥迪方面透露:“到2026年,奥迪计划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10款纯电动车型。奥迪与长期合作伙伴中国一汽成立了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实现奥迪在华电动化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奥迪作为控股股东,将携手合作伙伴在长春生产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奥迪车型,持续拓展本土化电动车型阵容。”

据了解,奥迪将在该项目中投资约26亿欧元。中国市场首款基于PPE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将于2024年底在新工厂投产。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