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车一般让利多少(库存车一般会便宜多少)

库存车指长期存在放在经销商停车场,未能及时销售的车辆;目前没有成文的行业标准为库存车定义,所以经销商一般将落地后12个月内没有销售的车辆称之为库存车。然而从车辆自然老化的周期分析,库存车在12个月内也可以分为三个标准,第一级标准为落地后的三个月内不属于库存车!所谓“落地”指成品车的生产日期,在发动机舱的车辆铭牌上会有标注。


库存车是否值得选择

在为库存车分级之前,首先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热销车辆理论上不会有库存车(问题车除外),除非是遇到如新冠的特殊情况造成全品牌的库存,然而这种特殊情况并不具备代表性。在正常的阶段能够出现长期库存的车辆,其存在的问题一定是没有实现热销——通俗的解释则为消费市场并不非常认可这台车或这一品牌,单纯一台车的冷门可能是因为设计或产品定位的不合理,面对此类车可以视情况而定是否值得选购。


假设:整个品牌的冷门导致每台车都有库存车的话,对于这些车就要非常慎重了。因为全系冷门的原因一定是产品品质的差,或为技术落后导致动力差油耗高、或为品控水平差造成故障频繁;这些品牌一定能够从各种渠道了解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以库存车带来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如何分析性价比,而是分析这些车到底存在哪些以及多少问题,找出是否还值得“抄底”的答案才好。


库存车的三级标准

1:落地后3~6个月属于初级库存车,此类车应该有平均优惠标准之外,另加上10个点左右的优惠。因为接近半年的库存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是初装机油一定程度的氧化,润滑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尚不影响使用)。其次为长期的露天停放加上雨水侵蚀,车辆漆面的保护层已经基本剥离,上牌后车辆既要开始常规的打蜡养护了。用车成本的提升加上销量的不理想,加大让利幅度是应该的。


2:落地后6~12个月属于二级库存车,这些车至少应该有20个点左右的附加优惠。机油贮存一年后即使没有使用也往往建议更换,因其润滑能力会有线性的下降;漆面不仅会出现保护层的剥离,同时清漆层也已经开始了轻微的氧化反应(呈现淡黄色)。而且库存车辆是长期停放不移动的,新车轮胎撇开老化的问题不谈,轮胎某一区域被长期重压也有可能造成变形;虽然是难以识别的变形,但是在高速行驶中总会有些异样感。


3:落地后18~24个月属于不应该选择的库存车,什么车能够在生产两年后都销售不出去呢?除非是问题车或者绝对冷门车,这些车的品质基本连分析的价值都不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特别突出的缺点都不会库存到这种程度。所以这些车不论优惠幅度有多理想都不建议考虑,入手后怕是经销商撑不了很长时间就要退网了,一旦用车地没有了4-S则车辆的售后维护成本会水涨船高,出保后的维修也难以找到配件,保值率更是无从谈起。


特殊车型:商用车的库存周期会长一些,因为这些车的淡季与旺季周期会有很长时间的间距,而车企为经销商压库存往往是在淡季。其次进口车的库存起始节点应从6个月开始,因为进口的方式自然是以航运为主,有过游轮乘坐经历的话会了解这种运输方式有多慢;其次达到港口后还要进行复杂的报关等各种手续,半年的时间只是算够用而已。


总结:关于库存车需要了解的主要是“为什么会库存”,不同库存(停放)周期对于车辆油液、漆面与轮胎的影响,以及长期库存对于保值率的影响。很多新手消费者会认为选择低价格的库存车就像抄底,殊不知多少库存车抄到手就算被套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