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平安正式进入什么时代(中国平安哪年诞生)

2020年一则消息“平安将尝试与有意愿的银行探索独家代理模式…”,再次激起了市场对银保寿险领的关注和研究。

“好消息”是,市场开始正视银保寿险领域的转型发展,并前所未有的开始探索银保寿险进击之路;“坏消息”是,这条探索之路可能异常艰辛,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2000年平安开始提供分红型银行保险产品,其银保寿险发展也正式提上日程。徘徊中前进,未知中坚守。在经历压缩、扩张、控制、优化后,平安银保寿险的护城河逐渐形成,这场持久战还在继续。


01 压缩:求发展下的主动选择

2003年平安银保寿险新单保费104亿元,其规模大于当年个人寿险新单保费,成为名副其实的渠道“顶梁柱”。同年平安决定对银保寿险业务进行“控制性”增长管理。

从实际结果来看,2004年平安银保寿险新单保费较2003年大幅减少,用“压缩性”管理来形容可能更为贴切。步入新世纪,各保险公司开始大力发展银保寿险业务,对平安来讲,在快速发展三年后做出了“急流勇退”压缩银保寿险业务的决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需要上市的平安来讲,除了要符合监管要求,更重要的是满足投资人“口味”。寿险公司的估值体系更加侧重P/EV,因此提高盈利能力和内含价值才是上市的通行证。

此时平安银保寿险几乎都是趸交业务,加之银行逐步提高销售代理费率,导致银行保险的利润率不断降低,显然通过银保渠道来实现寿险产品结构调整不具备客观条件,时间也不允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平安只能压缩银保业务,转而大力发展盈利能力更强、期交比例更高的个人寿险产品,以增加上市筹码。

2004年平安在香港成功上市后,更加注重业务价值,到2006年底平安银保寿险新单保费已压缩至不到60亿元。一面是个人寿险高歌猛进,另一面是银保寿险仓位压缩,这或许是那个时代下平安做出的最适合的选择。


02 扩张:紧跟市场节奏

在银保寿险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平安紧跟市场节奏,加入了这场“盛宴”。在经历前期大幅压缩后,平安银保寿险开始“触底反弹”,进入了扩张之路。

2007 年,为应对利率上行,保险公司开始普遍加强万能险销售力度。2008年,保险行业银保渠道保费3590亿元,同比增长155%,当年银保渠道保费占比达到54%,成为寿险渠道“老大”。

“是趋势下的选择,还是选择助推趋势,亦或是相互成就”,这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平安没有缺席这场“狂欢”派对。2008年,平安银保新单寿险143亿元,同比增长105%,银保新单寿险规模及其增速都破百。到2009年平安银保新单寿险达到271亿元,成为历史的最高点。

扩张的背后的逻辑是“量价齐飞”——

“量”指银行保险销售网点量。从2007年开始,平安就开始大规模发展银行保险销售网点,到2010年与平安合作银行网点达到60222个,较2007年增加33912个。同时网均新单产能也不断提高,从2007年的26万/网点增加至2010年的43万/网点。

“价”指的是结算利率。平安凭借较高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优势,吸引了大批低风险偏好投资者。

在银保寿险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结构也有所优化。2010年平安银保寿险新单期交保费5%,较2007年提升4个百分点,提升的比例虽然不高,但表明平安开始将业务结构调整纳入银保寿险发展的考量范围。


03 控制:量与质的平衡

以理财型趸交产品扩充规模的这场盛宴并非长久之计,监管机关开始正面引导,而平安银保寿险也在悄然开始转型。

2010年监管机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为银保市场倒了“三盆水”。

“第一盆水”是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

“第二盆水”是不得将保险产品收益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简单类比,不得夸大保险产品收益。

“第三盆水”是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原则上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随后几年监管陆续发布了相关文件,试图规范银保业务发展。

在监管的引导下,平安选择成为一名“好学生”,及时调整银保渠道发展策略。

从产品经营来看,2011年平安寿险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居前五产品均为分红型产品,而在2010年保费收入居前五产品仅一个是分红险产品,其余4个均为万能型产品,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平安产品结构开始调整。

从保费规模来看,2016年平安银保寿险新单保费113亿元,较2011年减少55亿元,规模保费控制在一定水平范围内。

从业务结构来看,平安银保寿险新单期交保费占比从2011年的10%提升至2016年的27%,占比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平安试图在银保寿险业务规模和业务质量中寻找一种平衡。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平衡”或许不是最佳策略,但至少比在转型初期就提出“既要规模又要质量”的盲目自大方针更加明智。


04 优化:难啃的硬骨头

2016年之前,监管机关针对银保领域的相关政策更多是一种“提醒”和“劝导”,包括平安在内的部分保险公司“纳谏如流”,但依然有保险公司“铤而走险”。2015年,在股市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万能险风起云涌成为名副其实的“举牌王”,保险公司成为新的加杠杆主体,引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偏离主业等风险。

以此为导火线,监管导向开始转向“量化”和“刚性约束”。比如2016年的《关于规范中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产品销售规模在3年内按照总体限额的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

2019年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代理销售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保险期间不短于10年的年金保险、保险期间不短于10年的两全保险、财产保险(不包括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的保费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保险代理业务总保费收入的20%。诸如此类的量化规定,将银保寿险拉入转型发展轨道上来。

在保险行业进入价值转型初级阶段之际,平安银保寿险已进入转型的“深水区”。2017年平安银保寿险新单期交保费占比59%,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底,这一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这一成绩让大部分保险公司望尘莫及。

平安银保寿险深度转型离不开背后的“三板斧”。

一是产品深度转型。2017年开始,平安大刀阔斧进行产品切换,拉长产品期限,停售短交储蓄型业务,产品转型较为彻底。

二是独代模式优势凸显。平安大力推动交叉销售,在独家代理模式下,平安银行与集团寿险、健康险等子公司形成了真正的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可以集中资源大力推进银保寿险的转型发展。

三是改革政策红利释放。2020年平安再次启动银保改革,试图通过内部银保渠道团队划入平安银行、启动“标准控制、以收定支”模式,探索与集团外银行的独家代理模式等方式,推动银保业务发展。

从银保寿险保费区域分布和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20%左右)来看,平安银保寿险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结构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平安用好这“三板斧”,发挥更大优势,打造银保寿险发展新高地。


05 尾声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看不懂渠道转型,就抓不住行业转型的命门”。2021年保险行业个险发展阶段性放缓已是有目共睹,在着急寻找“药方”的过程中,银保渠道开始被寄予厚望,这更像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一种寄托。

对平安寿险来讲,眼下最关键的一战就是坚定押注银保寿险,并不断扩大优势。对行业来讲,让裸泳者浮出水面,及时暴露“假期交”下的“假转型”问题或许是银保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对平安还是对行业来讲,银保寿险转型发展都是一场持久战,不求内卷,但求突破。

THE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通过公开信息资料整理分析,版权归差益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有异议、建议或合作需求,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差益,在后台留言。

“差益” | 保险行业 数据解析 区域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