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开公司什么项目好()

最大的两层逻辑是要明白为什么读商科和为什么出国留学:

第一,关于读商科,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需要读商科。我们看一下最经典的商科项目MBA,其涉及内容包含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商业史、经济学、创业、道德、运营、战略等,我们看看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发现不论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会计,职业角度你管理企业管理团队看不明白财报怎么知道公司和部门等运作状况怎么管理?比如金融,你不知道预算如何结合企业运营和报表制定,还怎么走下一步?你不懂得融资和投资,在你生活中资金链断的时候,在你辛辛苦苦攒了工资之后,你能守住你的一亩三分地能抗得住通胀吗?这几年全国大量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P2P血本无归归根结底还是投资者金融知识季度匮乏连投资标的和相关投资人都看不明白导致;你不懂得市场营销,你如何知道企业的切实处境和盈利源头对你所负责其他的部门管理的启示,生活中你也识不破那些有猫腻的传销和营销骗术,不能让自己的每一分财富用在刀刃上也是很遗憾的;你不懂HR,你不创业不管理团队也罢,你老板告诉你要给你发期权要你降低底薪到底要不要接受、给你股份要你不拿工资单承诺年终分红还要签订对赌协议你干还是不干?要给你股票是优先股还是普通股好?强制给你改了薪资结构你知道自己是亏了还是赚了?。。。。。太多太多的事实我就不无线发散下去了,有兴趣的私信找我我们再聊也行。那么再举个最后个压轴例子,学商科不仅仅是学我刚才讲的这些技能和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是学商科思维,有这样的思维和没有这样的思维最显著的差别就是看到在硅谷,清华交大的学生为什么大多数从第一年年薪30万起十几年都还是做着基层码农?而印度人和白人大多做着管理者?那些管理者自己都不用编代码但略懂一二,知道这些代码和技术可以实现什么样的功能,码农们偷懒也是骗不过他们的,并且有商业思维知道怎样结合技术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他们才是最终引导团队产出和获胜的大脑。

第二,关于留学和出国的对比

1. 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国内研究生三年制为常见,读短的也有个别项目但毕竟是小众,国外应届生有一年也有两年,时间成本机会成本都低,如果去了名校读研,一年的项目含金量完全不输国内三年,剩下多出的两年你完全有机会丰富两年全职的工作经验,包括做其他更具实践性的事情。

2. 申请机会和公平性:其实这点也和机会成本有关,申请国内的应届生,走统考这个路子,基本等于“一考定终身”,申请国外研究生,你可以申请无数个学校理论上,当年我自己申请了23个美国的院校,拿到了20个录取offer,申请数量上这是其一;再者,如果你有短板,别担心某个学校拒绝你,只要你有自己的亮点,总有另外某个或某几个学校会相中你,相中和他们价值观和偏好相吻合的你,这就是国外对一个学生全方位考量的公平性体现,是金子总会发光,你准备了那么久,你的努力一定天道酬勤。

3.语言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外语母语环境锻炼后会带给你未来求职时更宽阔的选择面,外企的面试全英文对你再也不是挑战,而是你的加分项;跨文化沟通不单单指的是你的外语能力,更指的是你如何高效地在了解各国人各种族人的习惯和偏好后结合人文和感性地把各种洽谈和合作谈好,把价格谈到最合理,把双方心情也提升到更愉悦,这种跨文化能力便取决于一个人有多少与各国文化接触的经验积累。

4. 意识与视野:这不是大而虚的空话,而是相对中期和远期的可能性的保持,意识和视野是什么?它们是建立在你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有心观察和研究后摸索出的一些启示,比如在某个领域为何某国可以发展地比我国好?那么是否意味着机遇?那么某国是在哪些要素成熟的条件下才爆发出该领域热潮的?我国还欠缺哪些气候性的内容?好吧,我们来看看去年前年刚开始的热点P2P,去年虽有60多家跑路或倒闭,但前年开始第一波发家的都已经盆满钵满了,他们是谁?多数都是海外归来的人士,瞄准了市场的各种利好成型,必要情况下努力和监管部门做公关促成最后的一环,在最恰当的时机有这样的“嗅觉”和“胆识”把握住了商机,拿下不菲的第一桶金,靠的就是这样的眼界和视野。王石、陈向东、王功权、王明夫等人功成名就后仍要去美国做一年访问学者,意欲何为?

5. 人脉复合性优势:国内读研,不论去哪你的人脉都在国内,有北大复旦的学生自豪地问我说她/他可以保研本校,本校校友资源也很好,人脉不是一样积累吗?我回答说:如果你拥有美国的人脉加上美国顶尖大学、比你们学校更顶尖的世界级大学的人脉,再加上你现在本科母校的人脉,与这三重人脉相比,你觉得如何?

6. 人生的再次重新认识和定位,学会做人,学会如何做事,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做好事、做大事、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找到自己的事业而不是打工的归宿,在美国留学能学到的东西,需要一颗用心的心去探寻,这边我不做展开,我从美国回国后每年都给母校捐赠自己力所能及的一部分收入,我再之前的一个帖子中具体分享过,可以参考一下。大学本科在国内读了一两年之后转学去国外,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 陈思炜的回答

7. 风险对冲: 对许多普通学生而言,毕业后保研不是那么容易的,求职或许是绝大部分人的最佳选择,而找到一份工作简单,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却不是那么容易,并且你要知道,起点低了后边要曲线救国怎么着都是曲线,要是你宁缺毋滥毕业赋闲在家,你可是损失了不可逆的宝贵机会成本。刚才我说了,你申请国外研究生,一定天道酬勤,用这个申请来做你求职的保险,最终两边哪边不理想,你都可以倒向另一边,这样的对冲,相信你可以明白。

Linkedin在上个月公布了2018年美国最佳工作公司榜,基于全球5.46亿用户(其中超过1.46亿在美国)的数据,衡量包括对公司的兴趣、与员工的互动、职位需求和员工留职率四大因素,涉及公司雇员均在500人以上(不含Linkedin自身和已经收购了Linkedin的Microsoft),最终评选出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50家企业。

不得不说,越是顶级的企业越强调多样性、医疗保健等福利,难怪说一旦被雇佣,就再也不想离开!一起来看看这些顶级公司有哪些?

1 Amazon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 Amazon )是美国第二大私人雇主,而且将在北美设立第二个总部,人们对哪个城市将会获得青睐很关注。

全球员工数: 566000人

2 Alphabet

很少有公司能达到谷歌的规模,而Alphabet又是谷歌的母公司。它控制着搜索市场,同时和Facebook一起控制着线上广告。免费咖啡、酒吧,午餐和零食,舒适的办公环境都是令人羡慕的福利。

全球员工数:80110人

3 Facebook

虽然最近Facebook因为信任危机占据新闻头条,但并没有影响求职者的热情。Facebook的市值超过5120亿美元,仅去年员工人数就增加了47%。

全球员工数:25100人

4 Salesforce

基于云计算的商业软件巨头推崇“ohana”文化,也就是家庭式文化,35%的员工是少数族裔。首席执行官Marc Benioff说:“当你只关注产品而不是文化,不关注身边群体时,那么就会出现问题。”

全球员工数:30000人

5 Tesla

特斯拉不断的壮大团队,在去年就吸引了500000名求职者。Tesla以快速决策著称:前员工在LinkedIn上说,工程师可以无需审核就能更改代码。

全球员工数:37000人

6 Apple

苹果一直在扩大工程和IT员工数量,根据LinkedIn数据,这两个部门在2017年分别增长了8%和4%的员工。苹果公司的员工可以享受购买苹果设备25%的折扣。

全球员工总数: 123000

7 Comcast NBCUniversal

电信和娱乐业巨头Comcast NBC环球在去年雇佣了36,000多名新员工。公司福利包括父母育儿假,免费的Xfinity电视和互联网,甚至还有免费的环球影城公园通行证。

全球员工数: 164000人

8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随着传统电视不再是观众首选,迪斯尼迅速适应新环境。它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并计划今年推出两项新频道,一项在ESPN的旗帜下,另一项在迪斯尼工作室。

全球员工数: 199000人

9 Oracle

甲骨文主园区位于红木湾,业务范围涵盖175个国家,43万客户。今年1月,甲骨文为侧重STEM的设计技术高中提供了园区场地,并承担了4300万的开销,他们的工程师将成为学生们的导师。

全球员工数: 138000人

10 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