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故事2
父亲祖籍广西桂林临桂县(现在临桂区),在桂林市象山中学高中毕业后,身怀伟大的理想与壮志,为了建设祖国边疆,约同几个同是热血青年同学、同乡,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新疆,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边疆建设中来。
我的父亲母亲是1962年认识的,不久两个人就结婚了。1969年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当时的国防部长林彪元帅下达了“零号通令”,所有的大城市人口紧急向周边农村郊区紧急疏散,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家迁到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11团六连。
也就在搬迁的第二年,既1970年4月我出生了,我是在农六师111团的地窝子里出生的,没有在新疆生活过的人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地窝子(就是在平地上挖一米左右的大坑,然后利用挖出的土打夯做干打垒土墙,约1米多高,然后上木房梁,铺设围把子封顶,这样的房子就叫地窝子。乌鲁木齐机场叫地窝堡国际机场,地窝堡故名思意就是地窝子城堡之意。)前面有两个姐姐,后来又有一个妹妹,一家六口人在那个年代,生活负担很重。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非常喜欢钓鱼,从小在南方长大的他,游泳、钓鱼是他最擅长的,也正是他钓鱼的特长,每年“五一”到“十一”这段时间是他最忙的时候,父亲周六下午去地里捉很多蚯蚓和小虫,然后约几个钓友连夜出发钓鱼,到了周日天黑之际,父亲回来了,他背上的大挎包全是鱼,倒入条盆(一种铁皮制作的浴盆),足有大半条盆,儿时的我也会凑热闹刮鱼粼什么的,这是我儿时最欢快的记忆。
时间到了 1975年,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紧张,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国家批准修建南疆铁路第一段(吐鲁番大河沿至库尔勒段)的铁路建设。1977年8月,我们家搬到了乌斯特草原(阿拉沟的中段,南疆铁路地形最为复杂的一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