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宗罪图片是什么(七宗罪图片)

静笃君按:“懒惰人哪,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睡醒呢?”(《圣经·箴言》)

根据基督教神学,人的罪恶源自七大恶德:傲慢(Superbia)、贪婪(Avaritia)、淫欲(Luxuria)、愤怒(Ira)、暴食(Gula)、嫉妒(Invidia)和懒惰(Acedia)。在天主教教义中它们也被称为“七宗罪”。关于“七宗罪”最著名的一幅画是荷兰文艺复兴画家博施(Hieronymus Bosch,1450-1516)创作于十六世纪初的木板油画《七宗罪与最终四事》:

▲ 木板油画《七宗罪与最终四事》(约1505-1510)

博施 作

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在博施的油画《七宗罪与最终四事》中,画面中心是“上帝之眼”。围绕着上帝之眼的,是人的七宗罪,从底部中央顺时针排列分别为:愤怒、嫉妒、贪婪、暴食、懒惰、淫欲和傲慢。博施在他的画中用普通人的生活场景来表现人的诸般恶德,比如其中的“懒惰图”(位于右上):

七宗罪中的“懒惰”

▲ 木板油画《七宗罪与最终四事》(约1505-1510,局部)

博施 作

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博施在上图中描绘了一个懒惰的教士,他坐在壁炉前打起了瞌睡;画面左边的修女前来递给他一串念珠。这位修女是信仰的化身,她试图唤醒教士,让他履行祈祷的职责。这幅画是对《圣经·罗马书》中一句话的诠释:“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在欧洲中世纪,动物也可用来象征人的恶德,其中,驴子和乌龟代表懒惰:

懒惰的“龟代表”

▲ 马赛克装饰画《七宗罪之“懒惰”》

法国里昂富维耶圣母圣殿

荷兰文艺复兴著名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1529-1569)创作的《安乐乡》(1567)大概是西方艺术史上最著名的一幅“懒人图”:

▲ 油画《安乐乡》(1567年)

老彼得·勃鲁盖尔 作

现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安乐乡(Cockaigne)又称“懒猴国”(Schlaraffenland),也就是《圣经》里提到的那个“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圣经·出埃及记》)。在那里人们不必劳作就吃喝不愁,房屋都是蛋糕做的,无论你舔哪里都是甜的;动物都已预先烹好并飞过空中,且一直飞到你嘴里;面包长在树上,然后落下来,且直接落到你嘴里;天上落下奶酪雨,且直接切好了送到你嘴里;河里满是柠檬水和葡萄酒,然后直接流进你嘴里——想要威士忌或朗姆酒也可以有;煮熟的鱼跃出水面,且直接跳入你嘴里。那里总是好天气,人们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劳动,因为在那安乐乡,享受是最大美德,而勤劳是犯罪。在那“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所有人都免费享受永恒的青春。

这是一个理想国,一个乌托邦,是对天堂的拙劣模拟;然而,在天灾人祸频仍的中世纪欧洲,安乐乡这个虚构的伪天堂可以说是身处苦难的欧洲人的美好愿景,一个中世纪欧洲农民的伟大梦想,帮他缓解在现实生活中挣扎的苦痛。同时,这也是人们对禁欲主义的一种反抗。因此,安乐乡这个主题在十六世纪欧洲艺术中非常受欢迎。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解读老彼得·勃鲁盖尔的《安乐乡》呢?请见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