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360度影像多少钱(全车360度影像多少钱)

近日,起亚汽车发布了《360度全景功能关闭通知》,内容如下。


这则通知描述得不够清晰,少数装备全景影像的起亚汽车并非不能在倒车时使用全景影像,而是不能手机软件(App)进行远程打开影像系统,对车辆周围进行观察和视频或图片信息记录。


这不是第一个关闭远程监控模式的车企,让司机们开始关注这项功能的是长安汽车,由于长安UNI-V轿车旗舰版在上市时把这些功能作为卖点来讲解,而在实际交付车辆后却取消了这些功能,没有该功能的版本和具备该功能的版本与接近两万的差价;过大的差价还是让其用户很受伤,于是就出现了用户集体维权。

其次,小鹏汽车也关闭了该程序,保留了碰撞感应记录的“哨兵模式”;比亚迪汽车同样选择了暂时关闭,关闭后保留了车内影像远程监控,也有碰撞感应记录系统。


依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第八条要求:

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无法征得个人同意(而)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汽车的远程监控功能被取消,主要是担心汽车用户或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车辆的远程监控功能采集视频或图片信息,从而对其他人或车辆,亦或者是特殊的场景的侵权。

您认为这个要求是否合理呢?

如果从普通人的角度分析的话,似乎有些过火,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看到的路边店铺外面似乎都有闭路系统(监控摄像头);在很多商家或商场的店铺里面也是有摄像头的,这些摄像头理论上属于治安防范措施的类目,但在内部或者如包厢里安装摄像头就不在这个范畴内了。


同时这些闭路系统似乎只有少部分是和公安系统联动的,也就是那种能“一键报警”的闭路系统;大部分都是由商家自行安装,可以对设备记录下的影响信息进行拷贝和编辑,且此闭路系统怕是99.999%都没有脱敏处理。


所谓的脱敏处理,说白了就是给视频中采集到的人员信息进行匿名化或模糊化处理,让人像信息看不清楚;那么通过道路上的摄像头采集到的信息没有进行脱敏,同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还差汽车的摄像头吗?

汽车的全景影像摄像头拍摄角度和范围都很有限,有些侧面或拐角的摄像头还会有较大的画面畸变,采集的影像信息似乎远没有道路上使用的高清摄像头或可旋转角度的“球机”清晰。

所以对于车辆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似乎目前看来略有些过火。


换个角度再研读,如果车辆这些车辆被用于其他用途又会怎样?

在国内曾经出现过禁止特斯拉品牌的汽车驶入某些单位,无独有偶,六月下旬的德国柏林警方和政府刑事调查办公室负责人宣布,将禁止特斯拉品牌的汽车进入他们的单位;并且警察总部和州刑事警察局等部门,禁止购买特斯拉制造的汽车作为共用财产。

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是特斯拉的摄像头可能会“偷拍”车辆周围的环境场景,并且上传到国外服务器。

这会对柏林政府人员和柏林警方财产构成与安全相关的威胁,造成重要的隐私信息泄露;这是德国警方禁止特斯拉进入任何政府单位的原因,特斯拉似乎也没有就此作出回应,有意思的是特斯拉汽车的这项功能似乎还能使用,只是将哨兵模式改为语音文字提示和“视频本地储存”。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似乎对车辆远程监控功能进行限制还是有必要的,否则每台智能汽车都有可能是“007”,尤其是一些外国品牌的汽车;而且单纯的脱敏处理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有些场景只需要定位坐标和模糊的影像信息即可判断出是否存在特殊价值。

那么是不是远程监控功能未来就不能使用了呢?

比亚迪客服曾称6月30日之后有可能恢复加上脱敏处理的远程监控系统,不过今天测试了一下还是不能用;看来如何才能符合新规还是有争议的,不过对于智能汽车而言,似乎还有其他的办法。


智能汽车总会符合网联和智能两项标准,网联可以即时通过网络下载最新数据,可支持系统的OTA(远程升级)和数据的实时更新。

用类似于“无人机禁飞区”的方式,设定出远程监控系统禁用区域是否可行?

由官方机构统计出不宜使用远程监控功能的相关区域,区域大可以扩大一些范围;汽车制造商和系统服务商在研发该程序的时候,要按照规定的区域设定“自动调整”功能,当车辆驶入禁用区域自动关停远程监控功能,且不允许用户自行打开;反之在常规区域里则可以自动激活,这样似乎就两全其美了,因为剩下的程序自动脱敏并不难实现。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