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能变成什么(杯子能变成什么创意)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每次买了新的杯子之后,喝水就变得勤快了。

所以,你不喜欢喝水,一定是因为你的杯子不够好看。但是每次买了好看的杯子,用过一段时间之后就腻了,于是就又想着去get新的,如此反复,家里的杯子可能需要一整面展架才能装下。

那你买过最贵的一只杯子是多少钱?50元?100元?500元?但我猜肯定没有这只贵。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周只吃一回肉”的古陶瓷收藏家孙瀛洲先生楞花了40根金条从即将关张的当铺里,买下了这只明代的成化斗彩三秋杯。

单说40根金条,好像可能还不足体现这只杯子的价值。据说,当年鲁迅先生在北京买下一套四合院才花了2根金条,这只三秋杯的价值就等于20套四合院。

当然,杯子收藏家可不只有孙瀛洲先生,古代的诸多“杯子精”也喜欢制造和收集各种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杯子。

在遥远的远古时期,生产力比较落后,那时候的制造工艺还不足以制造出杯子。但是,人们已经在为用上杯子喝水在做努力了。他们想到了将宽大的树叶卷成锥形,用来盛水喝,这就是杯盏的雏形了。

到了青铜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让人们对喝水器皿的追求又更进一步。出现了形色各异,用途各异的器皿。

商·商方罍

《诗·周南·卷耳》有云: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这其中所提及到的“罍”就是我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它被誉为青铜器中的贵族,主要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而早在西汉时期,它就是王公贵胄们竞相争夺的藏品。梁孝王刘武更是在临死前也难以割舍他所收藏的罍,立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告诫后人千万不要把罍给外人。

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在王室贵族的重大宴会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罍的身影。

春秋·陈子匜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怀嬴)奉匜沃盥。

匜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其中,“沃”是浇水的意思,“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

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

那时候,人们洗手也追求用活水,但是古代并没有自来水,人们就发明了“匜”,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从上向下浇水,洗手后的水便落在盘子内。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准备的陪嫁就是匜。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

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曾被调侃为“这不就是我家的牛奶杯嘛,昨天穿越到战国不小心遗失的 ”。

从表面看起来,它确实与现在的普通玻璃杯没有区别,但大家难以想象的是,这只看起来不起眼的杯子,其实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

这个水晶杯是一整块高纯度天然水晶制成的,而且在杯子的中部和底部,还有一些海绵状的结晶,这是水晶中非常罕见的,需要在水晶的形成过程中自然凝结而成。

这盏杯子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更是被作为杭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唐·青瓷杯

到了唐代,中国制瓷工艺达到完美,漆器杯子逐渐被瓷杯子取代,由于瓷器是通过拉制成型的,因而耳杯的形制就不适合了,杯子变成了圆形。

茶始于汉,盛于唐,伴随着汉代茶文化在唐朝的崛起和兴盛,且饮茶多用瓷杯,从此茶与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是功能上,还是装饰上,杯子都和茶艺也有着不可分离的缘分。

最早出现的瓷杯是青瓷杯,唐代时白瓷兴盛起来,才发展出白瓷杯,也是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最早“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

明·青花高足杯

明代算是杯子形制的一大分水岭,酒杯、茶杯、饭碗,各种器皿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茶杯开始比碗小了,酒杯开始比茶杯小了。

酒杯越来越小,其实是受酒蒸馏技术进步影响的。明代普及了蒸馏酒技术,再用过去口径十几厘米的杯,一个人可能都喝不掉,所以开始把酒杯做小,这种小号的酒杯又影响到了茶杯。

在落后的文明环境下,人们通过不断思考、尝试、改良,用尽当时的材料来装点生活,来方便生活。这些器具虽然已经穿越千年,但是从它们的样式、设计以及使用等方面都足以窥探古人的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