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良渚原始文字早是什么(良渚时期有文字吗)

良渚古城复原图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实锤了中华文明具备5000年历史,在网络上引起一阵阵欢腾。有人认为,良渚遗址没有发现“真正”的文字,金属器物也没有,不能承认是一个“文明”,只能算一种“文化”;有人认为这个标准是西方人制定的,不可一概而论,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方出现的“文明”不尽相同,有城市的文明没有金属,有金属的文明没有文字,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所有“文明”都是进入了国家形态,具备阶层分化和手工业、农业,以及初步的文化信仰。

良渚人在建造水坝

良渚文明具有大型城市基址,城市分宫城与外城;墓葬区已经有了鲜明的阶层分化,“贵族”和“平民”的陪葬品截然不同;城市外面有整齐的稻田,以及发现大量碳化稻米,表明这里的农业十分发达;“仓廪实而知礼仪”,良渚遗址发掘出大量玉器,很多玉器上都有“玉面神”形象,表明已经具备成体系的礼仪与信仰;巨大的拦河坝表明良渚文明建造大型工程的能力;尤为主要的是,良渚遗址并非没有“文字”,在出土的很多陶器以及碎片上,都发现有大量刻画符号。

陶器碎片上的刻画符号

这两个刻画符号,能否与其他文化的图案以及甲骨文进行对照呢?

好像稻穗

这个符号看起来挺熟悉

三个单独的符号,看起来挺有章法

象形的

又是三个符号,很规整

抽象的

很多陶器碎片上都有刻画符号

截止到2015年,良渚博物馆及相关学者已经整理出刻画符号计有656个,分布在554件器物上,符号种类超过340种。保存了3000多张出土文物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拓片、摹本等。并编辑出版了《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

2015年,《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已整理出版

由于这些符号还在研究中,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形成一定体系,也难以判定是否“运用成熟”。但鉴于很多“刻画符号”具有多次出现的面貌,可以得出这样几个基本结论:

1.这些符号是有意识刻画上去的,不是碰巧划拉上去的。

2.刻符很显然在表达某种意思。

3.即便不能完全承认是一种文字,也已经具备了文字的象形功能,是文字的一种“初始形态”,因此有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就是一种“原始文字”。比如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张忠培表示,这些文物是真实而有科学依据的,有让我们深入研究和解读的必要。

热心网友整理的部分良渚原始文字

中华文明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就是“上下5000年”,也许比5000年多,也许比5000年少,可以上下浮动。只所以有这种说法,就在于我们各种古代典籍里,都明确记载中华文明上古时期的起源很早,比如“传说时期”有“三皇五帝”。但是,上一世纪90年代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来,我们在野外发掘出大量文化遗址,还没有提供出让外国人“信服”的所谓文明样本:“文字”和“城市”!所以他们认为,中华文明大约只有3500年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让我们从很早时候就陷入一个困境:我们到底相信史书上的记载,还是相信田野考古的发掘!既然两者都不能完全确认,我们就采用折中方法,大体上是“5000年”。但无法否认的一点是,我们的田野考古其实很早就发掘出大量上古文字(或刻画符号)和城市遗址,只不过这些遗址还在研究中,没有定论;或者说,我们对自己的远古文明不太自信,不敢贸然给出一个结论!

良渚文明所处自然环境

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很多骨笛和甲骨,碳十四测定距今年代为9000——8000年,骨笛到今天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好几块甲骨上都有刻画符号,其中一个刻符专家初步解读为是“目”字;山东的大汶口遗址,出土了好几个刻画符号,距今约6500——4500年;山西的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个陶土扁壶上有朱书“文”字,碳十四测定距今约5000——4300年。

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有一个刻画符号

贾湖遗址出土的几种刻画符号

陶寺遗址朱书

至于远古城市,目前除了良渚古城外,早于“夏朝”或与之同时期的城市遗址还有: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初步判定为是“观星台”的一个东西;陕西的石峁古城,距今约4000多年,出土了壮观的城墙、城门遗址,城墙上有雕刻精美图案的砖石、人面石、玉刀玉璧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则被认定为是“夏墟”所在地,当然很多课题还在研究中,也难以认定是真正的夏朝都城!

石峁古城,雕刻有神面花纹的墙砖,非常精美

良渚玉器上的神面相


良渚陶器上的神像,与石峁古城的城砖花纹,不知道有没有文化上的联系?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只是一种笼统说法。关键的一点是,黄河流域这么大,哪一个地方是文明的中心点?这在目前来说是难以定论的。因为它不像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一样,局限在一个“狭小”区域内。现代田野考古的发掘已经表明,从内蒙古到甘肃、陕西、山西、河北、辽宁、河南、四川、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广东、云南……文化或文明的遗迹呈现出“四面开花”状态。并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塞外的辽河流域,也发现了蓬勃发展的上古文化。不同地方的文化之间可能有一定联系,比如我们现在还无法定论何种文明的三星堆,受殷商文明的影响是强烈的。所以,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文明,需要我们大力去研究!而各种不同时期的远古遗址都表明,中华文明具备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性:源于本土而星火燎原,各文明之间不断融合发展,并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大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文明)遗址分布广泛

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田野考古的发掘和不断研究,中华文明的上古史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很可能在未来某一天,我们的田野考古还会有更大发现,证实历朝历代史书上的记载是“有效的”,让中华上古文明走进信史,良渚遗址是一个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