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东风6102发动机4配套多少钱(朝柴6102发动机多少钱)

十堰市花果区新疆路46号,是原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旧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习惯叫它49发动机厂。工厂门前粗壮的梧桐树、老旧的街道以及街边露天理发店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50年前,这里的地理标注是花果路3号,这里见证了东风商用车发动机事业的风雨历程,这里同样也承载着一代东风创业者的热血青春和珍贵回忆。

抹不掉的记忆

“我刚上班的时候,两边的梧桐树已经很茂盛胃,夏天的时候,上下班走在树下,那感觉好极了。”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动力总成工厂综合计划科业务主管陈希昌,在49发动机厂工作了30多年,对工厂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很熟悉。很长时间没有来老工厂,这位49厂“老人”与其说在做我们的向导,更像是在找寻他过往的记忆。

沿着49老工厂大门往前走300米左右,玻璃结构建成的展览室出现在眼前,这里陈列着49发动机厂几代发动机产品。

“这是我们厂生产的第一款发动机EQ6100,能帮我跟它合张影吗?”陈希昌摸着一台发动机笑着说道。此款发动机在49发动机厂发展历程中,有着足够的分量。

1970年,在三堰临时租下的厂房里,第一台EQ6100发动机试装配完成,半年内,老一辈创业者在这里成功试装了10台发动机。然而,经过一年多的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产品设计问题、设备质量问题,特别是带“病”进山的设备问题、工艺问题都暴露出来。那会儿的二汽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精尖人才,问题暴露出来的同时,解决办法随之在“干打垒”的会议室中研讨出来。一个个问题点进行攻克,一个个设备问题进行改善,经过多轮的优化和改善,这款发动机很快凭借其高性能占据了行业领先地位。

1984年中越自卫反击战让东风车一战成名,“战车”上搭载的EQ6100同样被烙上了“功勋”的印记。

“记得当时,装备现场的环境特别差,车间地面就是普通的水泥地面,穿着鞋进去工作,两天时间,鞋子就会被油浸透。”陈希昌清晰记得,在1986年,原二汽副厂长李惠民坐镇49厂,用102年天完成了“三变样”改善活动,作业环境、生产设施、生活设施都得以改善。

就这样,49人凭借自强不息、锐意进取、敢拼能赢的精神,使得EQ6100发动机性能、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上世纪90年代初,鼎盛时期,49厂EQ6100年产达13.7万台。

1993年下半年,EQ6100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汽车柴油化的风波席卷中国大陆,汽油车产量急剧下滑,49发动机厂由于产品单一,竞争力薄弱,被竞争激烈的市场逼到解体边缘,EQ6100也因国0、国I排放标准的相继实施,产品产销量步入低谷。

“老一辈经历了建设之困,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发展之困。不论何种困惑,都抵挡不住东风人不放弃的精神。”陈希昌说,当时二汽自主研发的EQD6102柴油机在EQ6100低谷期应运而生。在其10年的生命周期中,一共生产了20万台。

随之EQ491的LPG或CNG两用燃料发动机及EQ491电喷发动机在1997年问世,其排放达到欧II标准,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东风“放虎下山 分兵突围”的背景下,49发动机厂自产自销,EQ491一共销售14万台。

继续往工厂里走,记者来到老工厂的凸轮轴车间。车间文化墙上还贴着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标语。“这个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就是当时我们贴的。”陈希昌一边介绍,手一边触摸墙上已经斑驳残缺的字。“这里是我跟同事们一起战斗过地方,有感情的。”陈希昌自言自语道。

现在老工厂还剩机加四生产车间和发动机再制造车间,共计150多人。随着动力总成工厂产品的迭代更替,老工厂这两个生产车间也将关停,人员都将搬到新工厂。

随着最后一条生产线的停产,49发动机厂将成为了东风人永恒的记忆。

看得到的未来

告别老工厂,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十堰工业新区的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动力总成新工厂,穿过绿树掩映、鲜花簇拥的工厂大道,来到无尘恒温的生产车间,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在发动机总装配车间,平均每4.6分钟就有1台发动机下线。这是动力总成新工厂dCi11发动机装配线的日常工作节拍。

生产线上的dCi11发动机2006年开始生产。引进雷诺技术并针对中国市场进行二次开发的dCi11发动机,融汇了许多国际同步的先进制造技术,同时结合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50多年的发动机制造经验。它采用EECU电子控制喷射系统、共轨直喷技术,排量为11.1升,功率覆盖270-420马力,排放达欧Ⅲ水平,具有欧Ⅳ潜力,代表当今国际大马力发动机先进水平。13年的时间,这款发动机已销售30万台。

动力总成工厂装试二车间班长王皓杰年在49发动机厂已经工作22年。老工厂搬迁,他作为先遣部队来到新工厂。他经历过49发动机厂最低谷的的阶段,那时工厂一度发工资都有问题。

风风雨雨走过50年,原来的49发动机厂已经与59变速箱厂合并为动力总成工厂,工厂位置发生了变化、工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在王皓杰看来49厂老一辈发动机人的精神将永存。

当下的商用车市场环境,增量市场已经转化为存量市场。王皓杰说,现在每一台发动机在他们心里都是赢得市场的利器,现在动力总成工厂不仅有在市场上享有颇高美誉度的dCi11,还有面对国六的DDi50/75、DDi11和DDi13三个平台、四款国6发动机。

“以前,对质量问题的预防和追溯,我们缺乏技术手段。现在,我们能够做到这两点。”王皓杰指着眼前的生产线,颇为自豪地说动力总成新工厂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柔性生产制造工艺,设定了比肩国际一流工厂的高品质指标。

同时“数字化”的生产管理,让多品种混流、智能防错、质量追溯、设备状态监控等功能于一身。其中,TIA的应用让生产线与MES高度结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因为系统、设备参与防错,发动机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扫码之后,发动机零部件是否正确、质量问题出在哪个环节都可以现场确认,效果和效率都远高于人工追溯。

如今发动机厂了有了新的名字——动力总成工厂,老发动机人依然清楚地记得它的过往,新动力总成人期待它的未来。未来已来,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