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山乌桕树图片)

“南国红叶”山乌桕(别名:红心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其属名Triadica来自希腊语,指胶囊有三个种子,即三室蒴果,种加词cochinchinensis是印度支那的,指明其模式标本采集地。

隶属于大戟科乌桕属乔大或灌木,茎:高3-12米,各部均无毛;小枝灰褐色,具小点状皮孔。叶:纸质互生,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图2),长4-10厘米,宽2.5-5厘米,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中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纤细,8-12对,互生或近对生,略呈弧状上升,离缘1-2毫米弯拱网结,网脉很柔弱,通常明显;叶柄纤细,长2-7.5厘米,顶端具2毗连的腺体;托叶小,近卵形,长约1毫米,易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长4-9厘米的顶生总状花序,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图3)。雄花花梗丝状,长1-3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宽近1毫米,顶端锐尖,每一苞片内有5-7朵花;小苞片小,狭长1-1.2毫米;花萼杯状,具不整齐的裂齿;雄蕊2枚,花丝短,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圆柱形,长约5毫米;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三角形,长1.8-2毫米,宽约1.2毫米,顶端短尖,边缘有疏细齿;子房卵形,3室,花柱粗壮,柱头3。果实:黑色球形蒴果(图4),直径1-1. 5厘米,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长4-5毫米,直径3-4毫米,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物候:花期4-6月。


秋季红叶和果实


叶片椭圆形,幼叶淡红色


总状花序顶生


球形蒴果

分布(Distribution):广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安徽、福建、浙江、台湾等省区,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及印尼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20-1600米的山谷或山坡棍交林中。

用途(Use):木材可制火柴枝和茶箱。根皮及叶药用,治跌打扭伤、痈疮、毒蛇咬伤及便秘等。种子油可制肥皂。具备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春季嫩叶和秋季老叶红色,红艳可爱,为优良的秋色植物和生态林树种,是著名的“南国红叶”树种之一(图1)。同时还是我国南方的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一个花序上会开出许多小花,花朵蜜腺也多,流蜜量十分汹涌。有文献记载,正常年份每群蜜蜂每年产蜜可达20-30千克,丰年可达50千克,可见其流蜜量之大。

山乌桕与乌桕的区分主要看两方面(图5):

叶,山乌桕叶片椭圆状卵型,乌桕叶片菱形或阔菱状卵型;花序,山乌桕花序朝上,乌桕花序下垂。


乌桕属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