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 一月在广州有什么看()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统计,2019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16/10万,农村自杀率为7.04/10万。但其中并未公开跳楼自杀人员占比数量。

2021年11月12日,安徽蒙城县一消防员为救轻生女子与其一同坠楼,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如何进行跳楼轻生拯救的话题,我们的课题也由此展开。

跳楼轻生者的救援方法很多,本系列文章主要针对采用有风险方式(高处突击介入)救援跳楼轻生者,这通常是救援者最后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最有风险的方法,故此系列文章的救援方法并不是详尽无遗的。

本课题研讨分为多期:

一、跳楼轻生环境的分类、风险评估与基本介入手段

二、绳索介入的基础——锚固架设

三、救援人员与轻生人员的固定——安全带的选择

四、制动器械——下降器与止坠器的选择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绳索?

六、如何固定轻生者?以及如何设置拯救、回收系统?

七、塔架环境(自下而上)的拯救

接下来,是本期的主题:

跳楼轻生环境的分类、风险评估与现有基本介入手段

一、跳楼轻生环境分类与轻生者状态分类

根据现场环境,我们可以将跳楼轻生的环境分为三大类:

1、顶层平台

这是常见情形之一,轻生者在容易到达的楼宇、房屋等足够高的建筑物的顶层实施自杀,其显著特点是,处于建筑物的最高平台,上方无更高结构,但救援人员一般能够到达轻生者下方(低楼层)辅助救援工作。

稍微特殊一点,大桥上的轻生也被归为此类,但大桥下方基本无法让救援人员开展行动(无中间层或中间层无助于行动)。

在心理学上,顶层平台轻生更多的是有预期的轻生行为。

2、中间楼层

中间楼层的特点为,轻生者上方有更高的区域可到达,一般下方也有可到达区域。更极端的情况,因特殊事件而实施中楼层逃生行为的情况(例如火灾逃生跳楼)。

中间楼层轻生更多的是突发心理事件。

3、塔架

这是一类特殊的环境,比如高压线塔,吊车平台等,轻生人员往往需要先攀爬很高的结构体才能到达足够高度。救援人员如果想靠近轻生者,也需要同样的自下而上地攀爬。这种环境有着更加特殊的考虑因素以及风险评估注意事项。

2016年1月13日下午,16时07分,横峰县公安局莲荷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横峰县莲荷乡九甲村上王家山小组有一男子因老婆不肯生二胎受刺激爬到山上高压电线塔上,意欲轻生。

轻生者状态我们可以简单划分为两类:

1、应激状态
该状态下,轻生者情绪激动,有很大的可能性实施轻生举动。救援人员可能需要面临采取极端突击手段。2、平稳状态轻生者情绪已稳定,或已无轻生念头。我们更多的是需要考虑如何将无法自主离开危险坠落环境的轻生者安全地转移到低风险区域。我们把因工作(如楼体高空作业人员)、游玩或者寻求刺激等原因而攀爬高空结构体导致无法自主返回地面的人员(无轻生倾向)也归为此类。

在不同环境、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员,救援人员采取的救援方案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二、风险评估

跳楼轻生环境最主要风险为高处坠落,这也是最大的风险。由此延伸的相关救援风险有:绳索摩擦切割、高空坠物、坠落摆荡撞击、不稳定结构等。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

1、确认出坠落风险区域、被坠落物伤害区域(群众安全)等。

现场快速判断直接坠落区域,以及被坠落影响的下方区域,进行有效的空间隔离,防止下方群众受到威胁。

2014年12月4日,广州一男子跳楼自杀,砸死路人。

2019年12月24日晚,重庆市沙坪坝区一男子跳楼自杀,砸死两名路人。

2、确认楼体外墙不稳定物体(如空调外机等)。

自杀人员是否站立在不稳定的空调外机上?救援人员的介入(比如救援人员的绳索对空调外机的冲击勾挂等)是否会导致某些外墙结构出现掉落?

2022年4月19日,广西南宁一位初中生因一时冲动想要跳楼轻生,悬坐在32楼的空调外机上。

FDNY救援一个外墙工作平台倒塌倾斜被困人员的案例:

如上图所示,因施工平台不稳定,造成工作人员被困楼体外墙,工作人员有绳索保护。有一个很重要的风险点是,工作人员的保护绳索连接着不稳定平台,如果救援人员在解救过程中平台坠落,会将救援人员和工作人员一同拉扯。因此,救援人员靠近被困人员后,需快速将连接到不稳定平台的绳索截断,再与被困人员进行连接。

3、确认边缘绳索摩擦切割风险。

边缘绳索是否会被外墙边缘或外墙悬挂物切割?尤其是救援人员发生坠落后,如果保护绳索与锋利边缘(如下图,金属雨棚)出现横向切割,保护绳索出现割断的可能性很大。

4、自杀人员暴力倾向。

5、跑动、坠落撞击风险。

尝试过先锋攀岩的人都知道,如果垂直坠落在保护绳(动力绳)上,正常的攀岩坠落平均冲击力大概2kN,而很硬的保护或者特殊坠落也很难产生大于4kN的冲击力。更大的风险来自于横向运动后再坠落导致的摆荡产生的与岩壁的撞击。同样的,救援人员如果在有保护的情况下突击,导致坠落(坠落姿态并不理想)后由于绳索牵拉所产生的摆荡撞击也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水平位移坠落到最低点的速度

6、天气等其他因素。

现场是否大风、绳索是否接触因太阳直晒而产生的高温结构体等。

5月10日下午,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与三阳路交会处,一名工人在高空作业未能及时撤离,被困吊箱里在空中摇摆。

特殊的风险还有火灾高温、爆炸气体,暴力袭击等,而对于结构体(自下而上)的环境,可能会有更加特殊的风险存在,比如高压电等(我们会在之后的篇章中专门进行分析)。

三、基本介入手段介绍

我国相关部门针对跳楼轻生人员现有处置流程为出警,研判(风险分析),谈判(心理辅导),区域管控隔离,设置气垫,危险边缘的快速介入

对于设置气垫,可能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因为气垫设置与生效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足够的时间。

2、下方空间充足。

3、对轻生者是否会产生刺激。

4、轻生人员坠落范围估计准确。如果轻生者进行跑动,或产生水平速度,气垫无法保护全部坠落范围。

德国柏林Friedrichsfelde区火灾,使用气垫架设位置鸟瞰图。不幸的是,被困人员坠落后没有掉到气垫上,当场死亡。

5、气垫厚度。不同的高度需求的气垫厚度不同,目前市面上的气垫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足够高的坠落的能量吸收。

更高的坠落需要更厚的气垫

关于介入的整体流程,国内和国际上都有完整的处置方案,而我们研讨的主题针对的是其中最困难的部分:利用绳索技术进行危险边缘的快速介入。

在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对于轻生者的拯救,最有效的方法是请求心理学和谈判专家的支援进行心理辅导,当心理辅导失效后,我们才会选择突击介入。

这是最后的选择,它意味着高风险,持续时间短,一次性,可能对轻生者产生应激作用。

危险边缘的快速介入过程:

1.风险分析:针对高空环境进行风险分析,如前文所述。

2.制定计划,纸面模拟,讨论:

随着不断提高训练次数和环境模拟,现场能大大节约时间。

注意:这是一项实践技术,需要大量演练,不是纸上谈兵。

3.锚点先期架设:锚点的架设通常是绳索作业中最耗时的过程。

4.前进和止坠系统的选择:突击队员和辅助队员的边缘止坠,前进方式,定位系统。

5.绳索防护:边缘对绳索的破坏进行防护。

6.如何固定轻生者:突击人员接近到轻生者后,如何快速安全地固定连接他。

7.如何转移至安全位置:固定轻生者后如何将其转移至安全的位置。

对于不同环境,我们有不同的处置流程:

1、顶层平台处置流程

顶层直接接近

救援人员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平台上进行救援作业的。救援人员需要跑动来快速接近轻生者,并且在边缘有较大的坠落风险,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绳索损伤。

下层进行辅助

如果下层有窗口位于轻生者的下方,当楼顶的救援人员或轻生者发生坠落止坠后下层的辅助人员员也可提供帮助。

2、中间楼层处置流程

屋内水平直接接近

救援人员在屋内进行救援作业的。救援人员需要跑动来快速接近轻生者,但屋内的障碍物较多,救援人员坠落的风险相对较小。

高楼层下降接近

有充足的隐蔽性设置系统,救援人员需要完全悬空作业,可以快速突击。

下层进行辅助

如果下层有窗口位于轻生者的下方,当楼顶的救援人员或轻生者发生坠落止坠后下层的辅助人员员也可提供帮助。

来源|橙色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