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5是什么意思()

第二章新跨越

见证乡镇企业的腾飞

1.矿产业率先起飞

驻马店地区被戏称为河南省的“第三世界”,说白了就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尤其是工业发展差。

本区乡镇企业起步晚、基础差、总量少,发展乡镇企业难度很大。但同时,本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西部山区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铁、铜、金与各种化工灰岩、石英脉岩、大理石等几十种资源,有的矿产资源储藏量占全省的第一、第二位,尤其是确山、泌阳两县的矿产资源最为丰富。这种资源优势也使驻马店乡镇企业发展有潜力可挖掘。

为了摸清并真实地掌握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以便对症下药,我深入到全区80多个乡镇、几百个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调查情况、指导工作,认真而及时地帮助研究解决问题。如有的企业因资金问题而陷入困境不能启动新项目,我就帮助协调金融部门给予贷款,使企业现出活力,甚至是起死回生。很多厂长、经理反映说:“志法局长办事果断、干净利索、解决困难像及时雨一样。这样的领导我们从心眼里敬佩。”

在扎实的调研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条农产区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我向地委、行署提出全面发展、扩充总量的发展思路,我建议地委、行署召开了高规格、范围大、人员多的乡镇企业工作会。各县市委书记、主管乡镇企业工作的县市长、局长、乡镇企业有关的局长、行长、各乡镇党委书记、重点村的党支部书记、重点企业的厂长经理参加了会议,地区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到会,地区主要领导亲自讲话,动员把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走农产区工业化的道路上来,使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乡镇企业的目标更明确、决心更大、积极性更高、采取的措施更有力。

大会召开后,全地区迅速掀起了大干乡镇企业的高潮。

当时,发展乡镇企业,“书记工程”仍然是重要抓手。根据地委三号文件的要求,我在局党组会议上提出对双百优的“书记工程”开展检查验收。局党组制定了验收方案,除我对各县巡回检查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两个县,各县市自带车辆,验收时间一周,然后到地区局汇总、回报,以此作为表彰的依据。在认真检查验收的基础上,评选出了先进县、市、乡村优秀党组织书记及其他先进单位和个人。在会上让先进典型交流经验、兑现奖惩,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我深知立足优势促发展的道理,根据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慢的实际,着力挖掘矿产开发产业。

我跑遍了确山、泌阳、遂平、西平的座座大山和丘陵地带,调研实际问题,上到省局矿产处征求意见,下到山区的乡镇和村委听取干群的意见和要求。为了使本区矿产资金尽快得到开发利用、造福于民,我建议以行署的名义在确山县朱古洞乡召开矿产品开发现场会。会议如期召开,各县(市)、副县(市)长、乡镇企业局长、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副乡镇长、重点山区的党支部书记都参会了。我亲自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三个开发现场和重点矿产加工厂,听取经验介绍,让参会领导和同志听后心服口服,鼓足了干劲。

我要求根据本地的实际作出乡镇企业发展计划,成效十分显著,当年年底,全区矿产品产值较1995年增长54.6%,一跃成为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2.最穷县,成典型

发展乡镇企业,也需要典型带动。新蔡县就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

驻马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10个县市中有5个经济欠发达县,一个山区县、一个革命老区县,其中,新蔡县是驻马店地区最穷的县。但在县委书记许青云同志的领导下,新蔡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鼓足干劲带领群众奔小康,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

为培养典型,创造经验,我多次深入到该县的乡镇和村委、重点企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帮助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当时领导干部到县检查指导工作,下属单位常常在住室内放置几种水果供食用。我是从基层单位一步一步提起来的干部,了解基层干部的苦衷,知道群众的困难,有一次到新蔡县检查工作,新蔡县局计划买水果招待我们,我坚决拒绝,并说只要有茶水就行了。他们说:“别的部门都是这样,我们例外不好看吧?”我说:“既然你们不好意思,就买萝卜吃吧!”

从此,县局的同志都知道王志法局长好吃萝卜!他们哪里知道,我内心里是想给局里节省开支,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

在我这个“萝卜局长”的帮扶下,新蔡县的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原来没有大型工厂和企业的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乡镇企业的产值很快就超过“半壁江山”。

最穷县,乡镇企业却能飞速发展,必有可学之处。

我总结了新蔡的成功之处,其实就是围绕“农”字做文章,重点发展畜牧养殖加工业一条龙,完善了“工商+农户+基地”的配套方式,从而让广大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为了加速后进县、乡的乡镇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我建议以行署的名义,在新蔡县召开欠发达乡镇现场会。会议前,我和胡向阳县长、县乡镇企业局长,亲自到乡镇重点企业踩点,做好现场资料、后勤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地委行署领导亲自参加了现场会,还有地直的有关局委和金融部门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上,许青云书记作了经验介绍,同时,也让领导和同志参观了一些重点企业,如阿胶厂、万头猪场、羊场、养鸡场、肉食加工厂、粉条粉皮加工厂等,还有一些新引进的工业项目。

新蔡的乡镇企业发展,使参会的各级领导感到耳目一新,大加称赞,并一致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蔡的经验,联系自己的实际,坚决把乡镇企业搞上去。

后来,我向省乡镇企业管理局的领导,认真做了汇报。经过省里的调查总结,认为新蔡的经验很有推广价值,给全省的欠发达县、市起了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榜样。

不久,河南省人民政府就在新蔡县召开了欠发达县乡镇企业发展现场会,省领导、省局的局长、处长、各地市的专员、各县的书记、县长、局长、重点乡镇的书记等100多人参会。经过参观一批乡村企业,以及大会经验交流,大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并表示一定把新蔡经验带回去开花结果。

新蔡一下子成为了全省的典型,对全省的乡镇企业发展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此,驻马店乡镇企业名声大震。新蔡经验,可以说给我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更让从事乡镇企业的同志倍受鼓舞,原来,咱“第三世界”也是能腾飞的呀!

3.项目、人才,一个不能少

乡镇企业要发展,优质的项目、过硬的人才是关键。

找项目难,选项目也难。为了给全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乡村解决选项目难的问题,我主动与地区科委联系,召开了全区大型项目发布会。这次会上发布项目300个,并编印成书,发给了参会的乡村干部和企业厂长、经理上千人。我在发布项目后,还就如何上项目、在办企业上项目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向大家做了详细而系统的讲解,从理论到实践,从经验到教训,举了很多典型的成功与失败的事例,使大家收获颇大、印象很深。这样,项目发布会也起到以会带训的作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1996年全区新上项目6621个,其中书记工程2100个。使我心里最安慰的是这一年上了一批较大的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所提出来的乡镇企业的总量扩张,让老百姓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997年,我在10月份又一次召开了项目发布会,发布项目500个并印发成册。同时,我要求各县、市、乡都要加强项目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建立自己的项目库。我要求各乡镇常年储备3个以上的成品项目,各县、市储备5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当年,全区就已储备高质量、有利用价值的、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3个。

为了扩大项目来源,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力度,并带领负责乡镇企业工作的县、乡领导干部和企业的厂长、经理,有计划地参加国家级和区域性的产品交易会、项目洽谈会和招商会,如西安黄河沿边的六省市的项目洽谈会、郑交会等,每次参会都有较好收益。仅郑交会一次,全区乡镇企业成交合同金额就达3900万元,占全区成交额的50%。这让领导和同志对乡镇企业局都刮目相看、大加佩服。我个人也增强了抓好乡镇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光有项目还不行,还要有能让项目落地的人才。

我任地区乡镇企业局长以来,第一感觉就是乡镇企业人才缺乏,这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有了人才,就会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没有人才,给你项目,给你资金,也生产不出来优质产品。所以,我下定决心,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训。

我让地区局培训中心,与国家、省级专门培训机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到上海、北京、郑州等地去培训;有时邀请著名教授、专家,有经验的厂长、经理等,到驻马店来讲课;也鼓励学员到外地企业实地考察并参观学习;有的挂职锻炼,增长才干。

1996年,全区乡镇企业系统,地、县、乡、村企业四级,共培训各类人员2万人以上,其中地区局培训中心直接培训主管领导、厂长、经理500多人,并指导各县、市局培训3000人次。这样,大大缓解了乡镇企业人才缺乏的矛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主管干部的干事创业的能力。

每期培训班,凡在驻马店举办的,我都参加并讲话。没有紧急任务时,我总是抽出时间来认真听取专家授课,自感受益良多。

4. 企业改革“大手术”

企业本身的发展,不能单凭老一套办法行事,那样就会死气沉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甚至会使企业走向死胡同,倒闭或破产。

因此,我在对全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下定决心对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动大手术的办法,大打一场深化企业改革的硬仗。

1996年,根据中央、省的方针政策和外地改革的典型经验,在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我们狠抓了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加大了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乡镇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9月份,我在搞好遂平试点的基础上,在遂平县主持召开了组建企业集团现场会,让他们详细介绍了各项改革的做法,既介绍经验,又总结教训,使各县、市领导认识到遂平有真经可学,在工作中避免了乡镇企业在改革的道路上走弯路,保证了企业改革的一帆风顺。

大家在遂平真正看到了改革的实效,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很快就行动起来。1996年全区已完成了1231个股份制和6465个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造,组建企业集团88个。其中3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公司10家。本区的乡镇企业步入了快车道,广大职工干部皆大欢喜。

到1997年底,全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到了17550家,其中,乡村两级集体企业拥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3109家,占集体企业总数的42%。全区乡镇企业股份及股份合作制企业已拥有股东91800人,吸纳股金28.8亿元,创造年产值88.9亿元,平均年实现利税9亿元。

1997年,我为了以点带面,又在遂平县召开了企业改革现场会,推动企业改革深入发展。这一年,本区立足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及现有基础,又新组建企业集团53个,构成了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乡镇企业“甲级队”。

我还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本区的实际状况,对现有的小、微、亏企业大胆地进行租赁、拍卖、兼并等,使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的“手术”让企业“活力”大增,而改革的实践更使广大干部认识到,乡镇企业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改革就是要创新。市场如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推出的新产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群众想买啥商品真是随手可得,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站稳脚跟,达到长盛不衰,就看这个企业能否不断改革、推陈出新。

所以,我要求企业要下大功夫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做到同类产品我最好、别人没有的我先有,让市场检验企业的生存之道。全区的企业厂长、经理,绝大部分头脑清晰,对我的良言也是认真听取并遵行,他们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些企业搞好了,对我的工作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我从内心感激他们。

特别是一些小企业的头头们,一些刚创业的厂长、经理,他们为了节省开支,在外出办事时带着干粮,渴了喝口凉水,不顾自己的身体,在外奔波。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着我、鞭策着我。

更有许多技术专家、学者、一线工人,日夜操劳、没明没夜地钻研技术、开发新产品、更新老技术,付出了很多心血,使企业起死回生、发展壮大,为驻马店人民争了光,为经济腾飞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全区乡镇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1996年有416个集体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49项,有16个获得地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全区“公司+农户”、贸工户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组织达1200多个,这些成绩过去是从来没有的。

1997年,我特别注重加强乡镇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我组织有关人员科技下乡、科技下企业,深入基层宣传国家的科技政策,使广大职工干部都知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我主动与科技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有关单位联系、合作和挂钩,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积极申报科技成果,实施名牌战略,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7年,驻马店地区共向省乡镇企业局推荐科技成果26项、质量达标企业13家、质量信得过企业10家,申报名优产品10项、名牌产品2项。这些成绩在全省属先进水平。

编辑:驻马店分社

上一篇645是什么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