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万之争的结局是什么(宝万之争的结局是什么-是谁获利最大-)

宝(能)万(科)之争,从一开始的轰轰烈烈,到最后的拉锯时间颇久,我从最初关注,后来都差不多忘了^-^《股权战争》这本书里有个比较完整的综述,总算也是对整个事件的一个详尽了解。

但这篇文章我一开始觉得,作者似乎不像前几篇涉及股权之争的文章那样,分析案例而外从点评来看有点点偏实业方的,宝万之争作者的态度比较偏重资本方,在宝万的前一篇娃哈哈-达能也能看出态度,但娃达之争灰色地带太多,应该说作者的态度并不出人意料。但对宝万之争这场举世瞩目的股权战争所持的资本方态度,稍稍有些耐人寻味。

考虑到作者这部作品是第二版,宝万作为近年的新增例子,稍微可以看到作者态度可能因时间而转变。这些年资本在中国也不是新鲜玩意儿了,众多的资本神话拥有无数耀眼光环,万众追捧……这样来看这种转变倒也合理。

我一开始还联想到了他的态度和前几年风气有关。如今提到某些内容需要十二万分小心,比如讲一说民族就有可能变民粹,这种潮流式的谴责在过去几年尤为突出。【当然也有完全反向的例子,前几天我还看到一篇打倒金庸的檄文,非常惊奇——有人告诉我好多年前就有了,我真的是见识太浅薄。】由于资本契合西方自由市场观念,所以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干的所有都首先会占据一个理论制高点(相对而言实业方占据的“道德制高点”显得非常土气),反正不管怎样,这是顺应自由市场的,屁股首先就要坐牢在那一边。

我是觉得这种风气也有影响到作者的笔锋,撇开事情的综述不谈,个别点评就显得很有意思了。王石的朋友圈、微博、内部发言,等等,全都拿来批评。——可是撇开王石本人超强的娱乐性不谈,遭遇恶意收购,掀起口诛笔伐的舆论战不是很常见的情况吗?双方是敌人诶,有必要拿着现管理层的每一句话来说事儿吗?例如,王石明确表态:不欢迎宝能作为第一大股东,并质疑宝能信用。作者自己表示了不以为然不算外,还引用了一位律师非常不专业的话:王石只是管家,第一大股东宝能才是主人,管家拒绝主人进门,很可笑。——可笑的是这位律师吧?宝能抢筹举牌,这是发起收购要约,万科方不同意,这场收购自然而然变成了敌意收购,但兵临城下,尚未成功(还没入主董事会),就忙忙的呼之主人三拜叩首了,让人疑惑这位律师的高见从何而来?

面对恶意收购,被收购方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反收购,包括不限于:白衣骑士、毒丸计划、金色降落伞等。万科首先想到的是请进白衣骑士,安邦保险进场并表示了与万科同一立场,同时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也表示了一下支持。还有回购计划,但这一切都随着万科股价高企和宝能资本汹涌显得无力。

万科起动第二招,停牌,增股请入新股东深圳地铁。这个就算毒丸计划了,没想到的是华润股份坚决反对,双方交恶——实际上,可能双方的掌门人本来就有罅隙。华润在反对无果后几乎明面上站到了宝能一方。宝能仍稳稳占据第一大股东位置。

应该说,资本支持方的支持态度,并不是无理由的。因为宝能系用来收购万科的资金,各种金融手段用到飞起,眼花缭乱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一句话:没有违约。所以监管部门一直保持中立。

眼看万科似乎败局已定,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向。原证券会主席公开批评到资本市场的乱象,虽未提名,但作为当红炸子鸡的宝能系估计心里有数,紧接着保监会动作更为强硬,叫停前海人寿(宝能系)新业务,【乱入场始终目的未明的恒大人寿也同样待遇,】严重到掌门人禁入保险业10年的程度。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结局不言而喻,最后甚至连华润股份也退出,深圳地铁顺利入主董事局,原管理层基本保留。

但为何出现这样一个翻天覆地式的变局,作者讲的有些淡。是说,宝能再燃战火,把手伸到了格力,引起董明珠的注意和极力反对,董小姐当机立断上京告状,才引发这个局面。作者甚至开玩笑说董明珠此举于万科“美人救英雄”…………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说得过去。

宝能系主要是险资,险资入场,动作过大,过于激进,引起重视,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保险资金理论上来说作为投资资金保证安全是其主要职责,但在险资入场监管放宽后的几年内,险资的作为很快超出了其本能。虽然一系列金融工具的操作、运用资金的入市手法游走于规则之外,但底下藏着巨大的危险。保险有多重要呢?20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美联储向美国国际集团AIG(保险公司)紧急提供850亿美元,这些前车之鉴,不可不防……从作者提到该事件后某些金融规则的改变,以至催生保险新规,似乎这个猜想可能更准确些。

关于宝万之争,英国金融时报发出感叹,这场战争的被视为【老钱】方居然只是90年代才起的企业,打破了常见资本收购的世界常规,让老外无不纷纷跌碎眼镜。这其实正彰显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国外股权收购一般面对的敌人针对管理层,而中国的企业几乎都是近二三十年快车道产物,由于资金需求催生的一系列股权之争,在所难免和要企业创始人发生剧烈冲突。创始人的护犊劲儿和纯粹管理层完全不一样的,决定了他们的反弹和斗争性之强。娃哈哈宗庆后至少有一句话颇值玩味:中国企业家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实业、品牌,外资进来,很快就死了。【不是原话。】资本方只注重赢利,并不注重企业本身,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所说的这个情况也是西方对股权私募长期敌视的一大原因。即使收购了想做本土企业的,但由于水土不服、态度高傲,最终落得个兵败溃散的结局也不是没有,比如从前的易趣,被ebay收购之后——这可能属于一个不成功的商业并购案例,但对资本案例,确实一地鸡毛。

注:本人读书后感,并不代表对市场的任意观点。